邳州银杏,原来是这样让农民富了口袋美了
随着央视的报道
邳州银杏甲天下品牌响彻全国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
银杏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小编带你去实地看看
买卖天下银杏树,园艺市场前景广在铁富镇,有近5万村民从事银杏种植业,多人专业从事银杏苗木交易,因此,铁富镇赢得了“买卖天下银杏树”的美誉。
村民范文联在卖银杏树过程中看到了园林绿化苗木更广阔的市场,年他在铁富镇南冯场村承包了亩地,除了银杏之外,增加了海棠、红枫、皂角树等20多种苗木。
“园艺公司很有前景,客户在购买银杏苗木的同时,对其他苗木也有需求。现在园艺收入一年是七八十万元到一百万元之间,而银杏树单一的品种,我们一年销售额基本在一千万元左右。”范文联笑着说。
借助银杏优势,打响企业品牌范文联的弟弟范文杰则看到了银杏叶、银杏果的市场价值,年在港上镇创办了邳州同源银杏保健品公司,专注银杏茶的生产。
年公司需要扩大规模,正赶上铁富镇规划建设银杏科技产业园,他便投资建设了徐州银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也从原来单一的银杏茶变为涵盖银杏果、冻干粉、保鲜银杏等20多个种类,同时带动多人就业。
公司的“三生友杏”银杏仁不仅成了飞机、高铁上的零食,还被评为省 商标,省名牌产品。来伊份、良品、恰恰等国内知名的休闲零食类企业也成为银杏源公司的下游客户。
“借助30多万亩连片资源优势和银杏产业园优势,形成产业集聚,对企业发展有很大帮助。目前,我们年加工银杏果能力在吨以上。随着银杏小镇知名度的提高,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在时光隧道和三生友杏风情街建了展示中心,打响品牌。”徐州银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文杰自豪地说。
如今,铁富镇银杏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形成银杏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和工艺品产业链。规模以上银杏企业22家,吸引0多人就业。
从卖树到卖风景,农民富了口袋随着银杏小镇的打造,位于姚庄村的银杏“时光隧道”景区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仅新增了老神根、儿童乐园、农耕时代等景点,附近村民也利用自家房屋开了银杏土特产店、银杏国学堂、草编社、泥雕体验馆等。
国庆假期,景区自产自销的银杏木砧板、草编工艺品等销售了8万元,时光隧道美食街的农户们销售额更高。
铁富镇副镇长朱城算了一笔经济账,“时光隧道两侧的银杏树,如果作为经济苗木来出售,顶多两三百万元;如果作为风景来卖,价值会翻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随着发展思路的转变
村民守着银杏林
也可以富了口袋、美了生活
愿邳州越来越好
编辑:翟辛辛文:王宁图:崔亚、杨传传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szxx/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