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银杏小学让学生收获成长和幸福

点击上方“永济大小事”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象征和标志,更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是净化师生心灵的有效手段。可见,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永济市银杏小学始建于年,针对“城乡结合的需求,课程改革的要求,创办特色的追求”,该校把着眼点放在了人文素养上,把着力点放在了传承文化上,把着色点放在了弘扬国粹上。萌生“诗化校园”,探索“诗教育人”,强力推进“办有特色学校,建有文化校园,培有专长教师,育有个性学生”的办学目标,逐渐形成了“四点三线”的办学模式:以依靠科学管理为支点,以打造诗化校园为亮点,以凸显校园文化为特点,以创办优质教育为重点。让校园文化滋润学生一生,让校本研修引领教师成长,让诗化校园提升人文素养。十余年来,该校在学习中积淀,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反思,在研究中升华,诠释了“好习惯是学生的 成绩,好师德是教师的 财富,好文化是学校的 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收到了“随风潜入夜,育人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环境入手构建学校的物质文化

  永济市银杏小学位于城乡接合部,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该校确立了“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这里的“基”不仅是成才之基,更重要的是成长之基、成人之基。围绕这一办学宗旨,该校确立了学校的育人方向,那就是学名人、做真人、当诗人。

  学名人:该校建立了八尊名人雕像,有国外的、有国内的、有古代的、有近代的,就是培养每一个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规划自己的未来,形成自己的理想,进而形成自己的人生梦想。

  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真人,有三个追求:一是做健康之人,让每一个学生有强健的体魄;二是做文明之人,让每一个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做勤学之人,让每一个学生有厚重的文化积淀。

  当诗人:“诗化校园”是该校的办学特色,目的是培养每一个学生像诗人一样具有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气质、高位的素养。诗联进校园,让高雅的国粹文化滋润学生心田;诗联进课堂,让充满诗意的音符奏出生命的活力;诗联进活动,让多彩丰富的生活引领学生成长。一二年级以背诗联为主,培养兴趣,感受诗联的韵律美;三四年级以用诗联为主,培养情趣,领略诗联的语言美;五六年级以写诗联为主,体会诗联的意境美。学生们每天走进校园,诗意地学习,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成长,享受着“诗的校园,美的教育”。

  该校的环境创设可以用“35”来概括:

  “3”就是三条主线:构造一个求真的知识世界,构造一个向善的人际世界,构造一个尚美的心灵世界。

  “5”就是五个篇章:

  一是名人感染篇,该校大院里建有名人雕像,教室里设有名人名言,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每一个学生成长和发展。

  二是习惯养成篇,该校在绿化带、大院、楼道等地方布置了以”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标语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追跑打闹不文明。栽一棵树,多一片绿;摘一朵花,少一枝春。扔下的是纸屑,捡起的是品质。不要随地吐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难等。   三是引导成长篇,“此时无声胜有声,文化标语润心灵”。让文化标语传递正能量,正是校语的内涵和张力所在。如操场:健身、健体、健美;体力即国力,强国先强身。图书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   四是激励反思篇,如吾日三省吾身,今天你读了吗?今天你问了吗?今天你写了吗?沐着晨光想一想,今天该怎么样成长?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进校不忘父母嘱托,离校牢记老师教诲等。   五是理念引领篇,主要是对老师而言的,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在学校的会议室里,在教室的门口等,制作了以转变教师观念,引领教师成长的理念等标语牌。如: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是热爱学生,因此,把学生教育好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爱是 的教育,善是最美的教化。要让学生说话是一种观念,敢让学生说话是一种勇气,能让学生说话是一种艺术。称职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不称职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不高明的教师使学生头脑里的问号变成句号,高明的教师使学生头脑里的问号越变越多。教育就是解放学生,教学就是激活思维。学生学习 的敌人在于依赖,教师教学 的悲哀在于包办等。   “”就是制作了00多个高标准、规范字、美观性的标语牌,语言简练、语句诗化,重引导、重激励,引领每一名师生“举头看标语,低头思行为”;不断追求着:浅在“知”、深在“做”、成在“恒”的目标和境界。该校文化的环境创设就是让其内涵转化为审美和上进,内化为行动和追求,教化为素养和品质,就是让每一名学生在文化标语的内涵里受到教育和鼓舞。   立德树人,滋润心灵,从育人入手构建学校的精神文化

  我们都知道: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人有思维、有思想。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永济市银杏小学以诗词、楹联滋润学生心灵,构建向上的精神文化。咬定诗教不放松,让诗联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进心灵。让每一个学生受到了美的感染、诗的熏陶、爱的召唤,展现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情景。该校把诗的无限情趣融入生活,不仅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使教师的课堂改革也别具特色。教师在课堂上“诗情导入-诗语过渡-诗联小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增强了学习效果。   如:数学老师吉会平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师生们总结道:   应用题,真有趣,数量关系是 。   搞清已知和未知,列出方程解难题。      体育老师杨婧在教学《前滚翻》一课时,用儿歌总结要领:   低头蹲,紧团身。   像皮球,往前滚。   语文老师张春红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师生们用诗歌和楹联总结课文:   诗:大年夜里卖火柴,擦亮一根暖心怀。   美丽幻想化泡影,难忘可怜小女孩。   联:心中向往生活好;   年夜难开幸福花。   把厚书读成了薄书,把长文凝练成了短句,把文本化作了精神,把情感融入了心灵。如今,校本教材小学语文一课一诗一联创编集《银杏飘香》,已由中国楹联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在学生的活动和生活中,该校让学生写诗撰联,表达情意。   如:清明节,有同学写道:   清明天转阴,柳絮头上飞。   去时花一束,归来泪满襟。   “五一”劳动节,有同学写道:   五一假期喜气浓,购物旅游好心情。   但见环卫工人苦,清扫街道似美容。   “教师节”,有同学写道:   三尺讲台是舞台,酸甜苦辣心中埋。   世人不知园丁苦,只赞桃李报春来。   诗教育人,润物无声。   学生们用一首首小诗表情达意,抒情感怀。   春风化雨,育人无声,从发展入手构建学校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就是学校的规章制度,确保教育教学、活动实践等方面的顺利进行,进而产生正向的效应。它具有三个特征:规范性、连续性、导向性。“无以规矩而不成方圆”“人叫人干人不干,*策调动千千万”,其实就是制度文化重要性的描述。   永济市银杏小学文化墙上有“育人十讲”:   语言上讲文明;行为上讲规范;学习上讲勤奋;生活上讲卫生;活动中讲合作;集体中讲团结;待人上讲礼貌;处事上讲谦让;时时讲节约;处处讲安全。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当孩子意识到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不露痕迹的教育才是 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具有好玩、好奇、好动、好事等特点,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该校尝试和探索了“诗教育人”的方法,就是运用诗意和趣味的特点,潜意识地感染、引导和教育学生,用诗教深入浅出,用诗教纠偏扶正,用诗教扬长补短,用诗教沟通交流,让学生在朗朗上口和趣意盎然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收到了“习惯养成排云上,文明之花艳艳开”的良好的效果。   .用诗教传递文明与习惯。我们都知道:“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没有好习惯就不能成功,没有坏习惯就不能失败”。“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养成好习惯”。为此,该校不是用命令式的“禁止、严禁、不准、杜绝”等强制性词语,而是自编小诗、春风化雨。   2.用诗教增进沟通与交流。多年实践表明,“诗教”是育人方式的深化与升华,已经成为老师和学生心与心交流、情与情沟通、思想与思想传递的载体和平台,飘逸着“诗意传情,情景交融”的神韵与雅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用诗教传播真情与哲理。针对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易记易忘,好事好动等特点,该校结合“问题与现象,教书与育人,规劝与引导,诗化与素养”,编诗育人,润物无声,激起学生文明向上的动力与活力,收到了“育人有意,诗教无痕”的良好效果。

作者:任红星赫平娟

来源:三晋都市报

永济大小事

45万永济人都在







































白癜风传染
哪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szxx/31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