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一种不死的精神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初识银杏便是在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这首《瑞鹧鸽·双银杏》的诗里。
银杏,又名“白果树”。树体高大,伟岸挺拔,雍容富态,端庄美观,四季分明且有特色。春天,它细叶嫩绿,树叶玲珑奇特,别有一番情趣;夏天,枝繁叶茂,遮挡骄阳,给人们徐徐清风和凉爽;初秋,深绿色的叶丝中露出点点橙*,累累硕果点缀其中,金*秋色,好一幅美景;深秋,飘落一地的橙*,宛如铺开一条金色的地毯,通往希望的未来;冬季,枝丫坚挺,仍不失蓬勃向上的朝气……
银杏,叶美、树美、品格美,怪不得清照诗中的银杏是典雅大方的风度韵致,外表朴实,品质高雅,连果中佳品甘桔也逊色三分;怪不得清照赞美银杏坚贞高洁,虽流落江湖,但仍保持着“玉骨冰肌”的神韵,赋予银杏以人的品格;怪不得清照以银杏来言志,借物抒情……
是啊,古往今来,银杏就是以它冲天挺拔的枝干、奇特美丽的扇状小叶,以及饱经沧桑的古远历史,折服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篇篇诗词铭刻于银杏不朽的神奇之中。
银杏是中生代孑遗植物。“中生代”是一个约开始于二亿三千万年前,结束于六千七百年前的太古时代。据辞书记载:当时的植物以裸子植物为主,银杏就是其中最为普遍、也 代表性的一种。银杏堪称植物界中的老古董了。
说到银杏的品格,我不能不提半个世纪前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事件。当时的广岛与长崎残垣断壁,一片凄凉,许多年后,仍然寸草不生;即使是这以后出世的孩子,也深受其害,天生残缺畸形者甚多,令人惨不忍睹。然而,在烧毁殆尽的废墟中,银杏却 绽露出点点的新绿,为这荒寂的焦土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还有,年1月,由罗荣桓领导的八路*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发动艰苦卓绝的郯城之战,当时港上是主战场,战斗中,有棵百年古银杏树被我抗日*民作为掩体,还击日寇,日*的炮火将它们从根部打断,躲在树后作战的八路*战士却得救了。到了第二年,这棵被烧焦的银杏树又发出了新芽,同时长出了两棵银杏树。百姓们都说:银杏树,不怕打,打断一棵长出俩。当地老百姓都称它为“抗战树”。
这些不能不令我感动和感慨:中生代不可一世的恐龙突然在地球上灭绝,这期间地球一定发生了许多灾难性的变化,可同时代的银杏却仍然绵延不绝,风采依旧,俯瞰着我们这个星球亿万年来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生存力量是何等的顽强坚韧?!
一种有着如此悠久历史而本身又极具生命力的植物,一种和恐龙同时诞生和繁衍但却并未与其一起消亡的植物。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点,银杏,在我国 诗人郭沫若的笔下,成了“东方的圣者”,成了“中国的国树”:
亭亭最是公孙树,
挺立乾坤亿万年。
云去云来随落拓,
当头几见月中天。……
百岁老人,历尽沧桑,阅尽春色,受人爱戴,令人敬仰;千年古树亦是如此。令天下人敬仰,受天下人爱戴,银杏,当之无愧!
核爆废墟上的银杏树、姊妹园的抗战树:一种不死的精神;一种生命的象征。树尚且如此,人又怎能没有一点精神?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wwh/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