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银杏 >> 植物文化 >> 小城腾冲

小城腾冲

腾冲被纳入随心飞计划已久,11月底终成行。不过这一趟不像之前又是纪念、又是寻仙、又是朝圣的,就没什么特别,只是打卡一个常年在list中的地方,更属于常规的随心飞style。

腾冲,云南西南边陲小城,西南丝绸之路的咽喉重地。印象是偏远、闭塞,遗世独立,旅游方面没有概念,就知道有温泉、和顺古镇。

而今年赶着这个点去,是因腾冲当季特色——泡温泉、赏银杏。那有个比较有名的银杏村,近期被旅行雷达渲染成网红,追踪频次都赶上日本樱花季枫叶季了。虽然银杏很普通哪都有,但描述中这个村里漫山遍野银杏树,满城尽带*金甲之风采,还是值得一睹。(不过奇怪的是,只有介绍,并没有看到很多银杏村的风光大片。没想到埋下了坑。。)

周六早上到后,直接机场约了个车去热海景区,这个景点离机场近一点,先把他打卡了。腾冲本身是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热海景区主要是地热景观,有一口壮观的“大滚锅”,野猪栽进去就熟的那种。此外,关键的是,这个景点里面也是有温泉的。来之前稍微研究了腾冲这儿的温泉状况,泡温泉比较方便的有和顺古镇边上的悦椿、柏联,都是度假酒店兼营温泉,但据说泉水没什么特色,而且预计周末会下饺子,怕跟很多其他随心飞er撞。因而决定去尝试正宗的本地温泉——硫磺温泉,又滑又润又有功效。(不过后来看书上说高矿物质的 泉也是这里的特色)。正好热海里面有这么一家泡温泉之地,叫:浴谷。

进去后先逛了下景点,吃了碗套票里的米粉,解决了中饭。然后就准备去泡温泉了。

浴谷温泉坐落在山脚下,里面服务、设施总体还不错,我以为比较“村”,其实挺正规、到位的。浴资是¥,面积不小,各种各样的池,什么牛奶咖啡草药玫瑰花瓣等等…换好装进去,看到近入口的地方池子中午时分就已经有一些中老年大叔大妈在占据了。这不出意料。。。往里走,找到了硫磺泉区域,是有一点硫磺味,其实还好一会会就适应了。

这片区域人相对少一点,不过只要池里有个人,也感觉是去了别人的领地,尤其是小池子,人已经有几个了,再挤进去,就好像要厚着脸皮进一床陌生人的被窝,挺不好意思。选个人少的进去,哎哟不错。泡着40多度的泉水,躺在山野树丛间,安安静静的,蛮舒服,旅途劳累、工作压力一扫而光。针不戳,推荐指数五颗星。

这口泡一会,换了口更大的,叫硫磺金汤池,据说是这里 的一口池,然而这个里面人却更少。不应该大家都来享受 的吗?看来很多人也都没做功课,纷纷挤在牛奶、草药里。

在这个安静的午后,虽然从繁忙中脱身,泡温泉很舒服,但也很无聊。只能看看来来往往的浴客们,偶尔有年轻人,但是少。女士们泳衣也很保守。他们聊的天我更无兴趣。只能闭目养神,或者拿湿漉漉的手艰难拿刷手机、码字——上一篇丽江游记还没完成呢。在下一趟旅游中写上一趟的游记,这怎么说,以游养游?

时间一长,实在太无聊了!依依不舍间,还是决定走了,奔赴下一站,期待中的银杏村。

想象中银杏村应是个静谧而温馨的小镇,衬在漫山遍野金*色之中。虽然预感会有很多人来观光、拍照,那大家也应是安安静静地穿梭来往,脚下有风,卷起一片片*叶。

然而!但是!刚到门口,就感觉有点不对劲,怎么是一个旅游景点的范式!而且门票只要15块钱?!这个定价注定了这里将是一个平庸的大众的景点。然后,从检票口走到景区门口居然一公里多,此处只有新栽的稀稀拉拉的银杏树,不成气候。倒是有区间 车,靠着这一公里多拉人,这挣钱也太…

即便进了景区,离真正的村子又隔了一公里!并且,这一公里竟然是清一色的路边摊!一公里的路边摊!!洋洋洒洒、浩浩汤汤,一眼望不见尽头,太壮观了!!!这些小摊卖的东西也没啥好说,很土很普通吧。除了烤松果,没什么吸引到我。

终于走到村子了,一眼望去,也让我失望至极,银杏树倒是真有一大片,但人太多了!这人头攒动的,不逊于节日的各种人民公园、解放路。除了主干道中心广场,其他的银杏只有几片是比较密集的,其余地方都稀稀拉拉的,大的高耸的树基本都在村民院子里。这些拥有一颗大银杏树的院子也基本都改成民宿、饭馆了。而且发现银杏树的特点,有些叶子已经*了甚至掉了,有些还是*绿色。也就是说,*是一个过程,没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全部、同步*得无比灿烂的。像下图这种,已是经调色后加了很重的滤镜了。。

加之下午天气是阴天,光线也不好,总之就是很失望、毫无美感,跟设想的差距太大。走在这很普通很普通的乡村里小路上,我无时无刻不问自己:我为啥要来这?!感觉简直是全年随心飞的 败笔,不说了。。。

所以简单逛完便离开了,去到今晚住宿及明天逛的地方:和顺古城。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小镇,号称中华 古镇,腾冲的另一个主打景点。到之后天也黑了,这里也是要收门票的。于是call民宿老板出来带我夜里乌漆麻黑的抄小道进去。一路上初印象不佳,不古、也没情调,不像城、倒像村,心想完了可能又是个坑。

晚饭觅食到的这家餐馆还不错,点了个本地名菜:大救驾,跟乾隆皇帝有点渊源,其实就是炒拉条子……鱼也不错,唯独想喝本地特色的胭脂果泡酒,问了一圈都没有,没喝到。也有店家欲言又止的,说有是有但这个酒有点功效???

吃饱喝足回民宿歇着了。这家民宿离古城中心稍远了点,倒也安静。外观也不是很特色,普通民房,但里面还行,院子收拾的整洁,房间蛮大,整体装修的有一点点品味,就那么一点点,在一众庸俗的民宿中,我get到了这一点点,所以我才百里挑一挑到今天才选定了它。

(宣传照)

民宿老板是个年轻的妇女,孩子三岁的样子,看情况是她自个带着孩子和她妈在这里生活,不是本地人,是山东临沂的。嗯,山东妹子就是能干。短发、个子不矮,没细看她但应该长得不错,我猜年纪应该和我相仿,不对,孩子三岁怎么着都比我小。。。跟我说话也不卑不亢的,没有很热情也没有淡漠,蛮舒服的。

第二天早上早饭前的时间,趁着天气好光线好先带相机出去晃一圈。出来才发现这古城还是傍着山水的,有自然景观元素。绕着附近一个叫做野鸭湖的走了走,你别说这湖光山色,景色相当不错。意识到和顺古城这里自然条件有点得天独厚,地势高低错落,建筑亦古亦今,比圈在城市中央的丽江强太多。在古城四周或外围这一圈,还分布了一些自然景点,有湖、有湿地、有石桥、有山和竹林,整体来说很搭配得是写意。

民宿的早餐是一碗本地粉,味道还可以,吃饭碰到了一对成都来的情侣,他们也是随心飞加请年假,从芒市过来的,就随便聊了聊,话题主要是四川周边的旅游资源,他们周末开个车出去就有大山大河,羡慕。

今天上午主要是逛古城,这儿有几个固定的知名景点,和顺图书馆、马帮博物馆、筒子楼博物馆等等,都去了,内容上有点平淡无奇,有特色但不出众。尤其这个蛮有名气的图书馆,之前有期待,以为是那种圆顶挑高、有大落地窗、高耸书架、文艺气息浓厚的古典的类型,没想到,外观建筑确实很古典,但里面却是很普通的县城文化馆既视感,侧重于借阅和藏书,不是那种大型阅览室的感觉,些许失望。

这座图书馆年由和顺的华侨集资建设,被称为“文化之津”,更被誉为“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 ”,虽然我一个外人很难感受到他以前的意义和作用,但也不难反映出腾冲这个地方明清以来注重教育的乡情。说是清代只有三百户人家的边陲小镇,已有两所学堂了。

图书馆旁边的一个小院:景山园,简洁的纪念碑篆刻着他的历史。这里景色很好,三角梅开得格外热烈,阳光下煞是绚烂,配合这里的建筑,给了我很多摄影上的取景构想,也是在那一刻更感受到它的底蕴。

除了这些经典的景点外,和顺街道上也是普通的古镇配置,商铺、饭馆、民宿林立,只不过没有那么密集。和顺村口处,已经开发成整体一片的旅游街区,把马帮博物馆、民俗展示馆、商街店铺整合到一起了。这点还是比较特别的,也是能看出开发者的用意,能有一些功能区块划分的意思,既增加旅游特色,又不更多改变古城里面的区域结构。这让古城的旅游资源除了散落的、自然的,还有个人工的聚集点。

所有这一切汇聚起来,倒是让和顺古城成为一个有独特气质的地方。他骨子里还是偏生活化的,老百姓还是在这平静的生活中,不像丽江已然空城。然而她也想尽可能展现特色的一面,攫取游客旅游带来的赋予。我倒是认可的,觉得其实不必太注重城内的开发,如果只是商铺餐馆民宿的话。一要尽量保持生活原生态,二把周围这一圈自然景观发展、维持好,以他的天赋就已是出众了。

在来腾冲前,我还是搜了下的,关于民间文化方面书籍不多,有意思的更乏善可陈,想毕竟历来也是个偏远、荒蛮之地。但对于腾冲在抗战时期的惨烈历史,有很多的记载。在和顺图书馆门口的小店里,还是买了本小册子,关于腾冲的简单历史记录。了解了下,这座小城的历史上确实跟战乱有很大的联系,源于它处于比较关键的地缘位置。一座城市既然被卷入历史的漩涡,里面的民众经历磨难,想必对民风也是影响很大的,这里经常是各种起义、抗击入侵者战斗最前线。这里也是 侨乡,我猜想是否也是因这里的人们更有闯荡、冒险的精神,不管是迫于生存离开这战乱频发之地,还是为了发展,之后他们并不会忘记故乡。城里的很多公共设施比如学校、图书馆,也是侨民们捐资修建的。

这一趟简单的旅途让我初识腾冲。小城腾冲,起初不惊艳,但慢慢能感受到还是有味道的地方,它有他的独特气质和故事,我希望地理上的距离能减缓它“丽江”化的进程,让人们更能领略感受它“边”的味道。

下次再来。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wwh/83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