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专栏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大鼠脑中风恢
资料与方法
只大鼠随机取80只建立脑中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73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8只(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低剂量组18只(注射1.25mg/kg银杏内酯注射液)、高剂量组18只(注射2.5mg/kg银杏内酯注射液)、阳性对照组19只(注射50mg/kg奥拉西坦注射液),剩余20只为假手术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干预结束2d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评估,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缺失情况,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大脑皮层Beclin-1、P62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1.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96±0.29)分、(1.77±0.21)分、(1.52±0.17)分、(1.31±0.16)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P<0.)。
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t=14.、18.、21.,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t=3.、7.,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t=3.,P<0.05)。
2.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56±0.17)分、(1.23±0.13)分、(0.84±0.09)分、(0.51±0.06)分,运动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P<0.)。
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下降(t=6.、15.、25.,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下降(t=10.、21.,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下降(t=13.,P<0.05)。
3.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比较
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分别为(28.73±2.92)%、(21.13±2.23)%、(16.14±1.65)%、(10.94±1.12)%,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P<0.)。
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下降(t=4.、7.、11.,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下降(t=3.、8.,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下降(t=5.,P<0.05)。(见图1)
4.各组大鼠NeuN阳性细胞数量比较
NeuN阳性细胞数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NeuN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NeuN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NeuN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NeuN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0.05)。(见表1、图2)
5.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情况
神经细胞凋亡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见表2、图3)
6.各组大鼠大脑皮层Beclin-1、P62和LC3-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
大脑皮层Beclin-1、P62和LC3-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大脑皮层Beclin-1和LC3-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6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大脑皮层Beclin-1和LC3-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6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大脑皮层Beclin-1和LC3-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6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大脑皮层Beclin-1、P62和LC3-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图4)
讨论
脑中风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时,脑动脉阻塞,导致大脑局部供血不足,从而使该区域脑组织受损,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目前,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多数患者不能在中风后关键3h内接受治疗,而是在急性期进行非手术治疗,在损伤后期依靠神经营养和神经修复。因此,找到理想的恢复期治疗药物成为脑中风研究的关键。银杏内酯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等,白果内酯能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促进血管内皮增生;银杏内酯A可缓解焦虑、改善心肌缺血、恢复 能损伤记忆功能;银杏内酯B是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保护受损伤神经元的功能;银杏内酯C可以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银杏内酯可以通过降低血脑屏障渗透性、改善脑代谢紊乱、促进良性自噬、抑制神经元凋亡等方面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张佳洁等研究发现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调节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Ⅱ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改善神经功能,效果显著。吴勇等研究发现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本研究中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脑中风大鼠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NeuN阳性细胞增多,对脑中风大鼠恢复期的改善作用明显。自噬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溶酶体依赖降解途径,是细胞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在维持细胞存活、更新、胞内组分再利用和内部环境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eclin-1是哺乳动物细胞酵母自噬相关基因Atg6的同源基因,其上调提示自噬被激活;LC3是Atg8的同源基因,LC3-Ⅱ表达水平及LC3-Ⅱ/Ⅰ比值大小可反映自噬水平的高低;P62是特异性自噬途径降解蛋白,其表达水平与自噬激活程度成反比。本研究中模型组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表明脑中风后神经元自噬被过度激活。潘思敏等研究发现缺血性卒中再灌注后神经细胞损伤严重,药物治疗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下调,提示缺血性卒中再灌注的神经细胞损伤与过度自噬有关。研究发现,银杏内酯注射液能抑制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缺血复灌后LC3-Ⅰ向LC3-Ⅱ转化,以及自噬底物P62水平降低,阻止自噬水平过度升高,提示银杏内酯注射液具有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神经损伤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缺血再灌后内质网应激和过度自噬发挥作用的。本研究得到类似结果,腹腔注射银杏内酯注射液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Beclin-1和LC3-Ⅱ下调,P62上调,提示银杏内酯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过度自噬从而发挥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大鼠脑中风恢复期具有改善作用,而且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过度自噬发挥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文献来源:李伟艺,刘红松,高山瑛,苏志强.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大鼠脑中风恢复期的改善及对神经元自噬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7(5):18-22,33.—END—看完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yjz/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