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寺前古银杏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孔孟之乡
礼义之邦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安山寺前古银杏作者:李木生
错叠的银杏叶,好似太阳的心思撒了一地,让我怎么也不忍踏踩。初冬的晴空,可是它巨大的身躯撑起?我与它一起仰望,有一缕纱似的薄云被细风轻轻地扯走,天空寥阔着无限的可能。回望间,依然满树的金叶,慈灿着阳光,在天地间活泼着神辉。唐朝贞观年间的这座古寺,为何选址在此?是因为夫子“逝者如斯”的泗水就在身旁流过?是因为这架树木蓊葱的安山?拟或干脆就为了那眼永也不涸的涌珠泉?或许都是原因,但这座古刹的选址,一定与这棵伟硕的银杏有关。浮来山上的定林寺,不也是傍着那棵有着年树龄的银杏树而建的吗?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日,我曾来到过这棵树前,是去寺里避雨,却让骤燃即炸的雷电隔断在安山脚下。几乎所有的树木都被暴风疾雨鞭压得一溜歪斜,只有寺前的这株巨木简直就是安稳如山。泗水的朋友劝:雷电就在头顶上,可不能接近那棵大树。车里毕竟不能让视线无碍,我还是跳下车,一个人站在车外的雨里,陷入在观察的享受中。白天的黑暗当然更是吓人,尤其在闪电撕裂这浓重黑云的时刻,赫然的树冠已成似燃似泼的雨瀑,在三十米的高空擎撑开来,而直径近三米的树身,生铁一般,默然挺然地迎击风暴。风、雨、雷、电,共同制造着震撼万物的威响,但我还是在这一统的威响里,感觉到来自巨树的低沉的嗡鸣,一种威响之外的嗡鸣,隐隐的却又恢宏难抑。时光磨平了多少人生的坑坑洼洼,可那时闪电似的悟觉却刀刻錾凿般不再忘记:不能像它这样巨大,却要努力有它这样的气概。坐牢又被流放的索尔仁尼琴就说:“人生并不是那么短促的,如果你能在生活的道路上立下几块里程碑的话。”古树的介绍牌上说是当年孔子手植。我却不信,只是觉得孔子在时这棵野生的银杏已是壮茁的生命,并引得孔子与他的学生们围观与赞叹吧。一位植物学家告诉我:那棵银杏大致有着年的岁数。还有,孔子的那个“杏坛”,或者不是人们常说的结着杏子的杏树,而竟是这样密着扇形美叶的银杏呢。甚至,那座可以吸引并收留四方平民人家子弟的“杏坛”,那座与官府贵族相对峙的“杏坛”,一定是流动的、不拘形迹的,说不定这棵银杏下就曾经“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语)。一亿数千万年前,银杏曾与恐龙同时称雄地球。恐龙灭绝了,银杏却因为自己特殊的生存能力而孑遗——并且只在中国因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挡住滚滚而来的冰川才幸存下来,并由中国再次传播于世界。“生物 ”与“活化石”的称谓,奇妙地反映着它的既古老又时时新生着的状貌。长寿而又婴孩,这便是银杏了。虽然在这长达一亿数千万年的存在中,它的演化已经趋于缓慢、甚至有了退缩的迹象,但它有着15个近亲属的多元化生命状态,让它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按植物学家的分类,银杏是陆生的裸子植物,可它在全世界已知的多种裸子植物中,单门独户、没有近亲,以至只能被单列为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单种。多样而又独特,才能够这样亿万年间屹立于时空里。是泗水文友在庚子深秋“催”我去看它,再见它时却已是初冬。它单独地与我相对,让我感到着一种荣光与幸福。我知道它的身上已经积攒着多年的日月、风雨、人心的跳动。谁能说它的身上没有老子与庄子的目光呢?当年的李白,也一定会相携着杜甫,来在这棵树下,遥望不远处的泰山。或者竟是一个月光如霜的静夜,与它相邀举杯,让无羁的情思,泉林般恣流。安山寺前的这棵古树是雄株的银杏。这让我记起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平濑作五郎在年的伟大发现:雄的银杏树上有着动物般游动的精子!而且,这样激情饱满的精子,顶端长有能够飞翔的纤毛,可以寻到10公里之遥的雌的情侣。其实,它的身旁还有一棵年轻犹如少女的雌的银杏,那是后人为它媒配的“夫人”,只有多岁。我望着一左一右的他们,忍不住笑了,祈愿人性树性的相通。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河南义马煤矿煤层中首次发现银杏类植物的繁殖器官——完整的种子化石,又一下子确证了银杏亿年不衰的生命史!其实,我们已知的银杏,仅是关于银杏的极小的部分,即便这极小的部分,已经那样地令人拍案惊奇。深裂为二的银杏叶,叶的筋脉由叶柄基处直达叶片顶端却互不连接,就出奇得很。特别是它的愈伤能力与再生能力,在植物界更是罕有匹敌。它的各个部位都有隐芽,都能独自萌生芽叶并长成枝干,而且可向下亦可向上,粗可搂抱伸可数米,更新不止。还有“树奶”(钟乳),也叫基生树瘤,则是它的另一个愈伤与再生的神奇处:当银杏受到外力的 ,树奶便不动声色地强韧地向下生长、生发出无畏的根须,并在与母干触交处生长出次生的树干,让树绝处重生。难怪植物界又称树奶为无性繁殖器。细探究竟,根系的发达,则是银杏生命的保证。主根侧根既垂直下扎又水平扩展,眼前这位“安山巨人”,其根当可向下扎至5米的深处,而根的水平延展,则会是其树冠投影的两倍以上。想想就会让人油然而生敬仰:它的地下部分,比地上的部分还要壮观。根系甚至强劲到地下已经无法完全盛放,又将那蛟龙般扭动的粗根,半裸于地上。年8月6日投于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曾造成20万人死去,核爆中心一切都化为乌有,在那连铁都会融化的四五千度的高温下,竟有6棵银杏就是不死,第二年春天一到,又有新枝新芽奇迹般萌生。想想我们 的正剧闹剧、喜剧悲剧,是否可以从这些银杏家族的身上,得到一些启迪与慰藉?一圈一圈地围着它转,走走停停,有省忏在心上泛起。年间,它洞彻生死,却险夷不拒,从不躲避,只是实实在在地做好自己。我呢?在逼近七十的时段,还会让利欲扰攘,还会有苟且与虚度。这棵古木似乎在告诉人们:想想我们天天活在其中的宇宙吧。宇宙有亿个银河系,而每个银河系中又包含着亿个太阳系,宇宙的半径就是亿光年;存在的长度,宇宙亿年,太阳系与地球46亿年,直立开始的人类只有40至50万年,而人类的文明史仅是区区四、五千年。科学家施一公有一个比对,他将宇宙史设定为一个月,以此计算:太阳系相当于10天,统治地球2亿年的恐龙是8个小时,直立开始算起的人类是1分钟,而人类的文明史只相当于一秒。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语)。而这棵老银杏,不管这些,只是在中国山东泗水安山这个地点,一站就是年。往后,它是否还要在这个地点再站年,我们无法知道。但我好像明白一点,这棵撑起天幕的大树,着实地爱着它的根须深扎的这方土地,并将自己不凋的生命站成一座日日新又日新的丰碑。、12、22写于济宁方圆垦荒斋《大众日报·丰收副刊》年1月10日刊登作者简介:
李木生, 作家,散文家,诗人,高级编辑。年生于山东济宁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出版诗集《翠谷》、传记《布衣孔子》、散文集《乔木森森》等。散文集《午夜的阳光》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散文《微山湖上静悄悄》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散文《唐朝,那朵自由之花》获中国散文协会冰心散文奖,作品入选全国各种选刊、选本、大中小学读本及初、高中试卷。
相关阅读
渔鼓父女
雪是不老的情人
澡雪精神——新年寄语
鲁迅,越人的血脉及其他
孔子形象素描
日照的地方
我的一个年轻的朋友走了
老公系列
我认识的李木生
听李木生讲《写作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力》
赖非之趣
妙笔生磁
齐长城:将历史与文化融进山川
郁达夫的这本小书
鲁迅之死
《陈中远诗选》序
变化与发现
法国的这三个人
妙响涤尘
尼山的那声啼哭
鱼·鱼鹰·鹰帮
感动
俺是一棵老柳
迟云诗集《纵情怀为马》序
小路的哲学
伊卡洛斯的翅膀
邵公燕祥走时品其书
老四婶
遥远的*旅
我与菩萨屡屡相遇
茶味儿
艾伟德的九个镜头
想念两位教授的时刻
小熊维尼的可爱
蒙台梭利的光芒
绝望
王铎与《汴京南楼》
小花儿
城市的风筝
卖书记
上苍惠顾的这位战友走了
那棵竹子回来了
一棵新竹的被害
许倬云笔下的 与组织
崖柏先生
小湖边的娜嘉
走出黑暗与索尔之子
济宁有张强
孝子郑红旗
月光书:中国的月亮
孔瑞芝
朱顶红
深巷明朝卖杏花
丁香
红海棠
老梨新花
三读《磨坊书简》
《湖上书》序
汪曾祺:“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
孔子的这段话
阳光·杯子·茶
阳光书
雪融的时刻
我的兄弟在日本
墨兰花语
答《山东青年报》记者刘文玉问
达摩缘
貼春聯
想起那个失红的女子
微山湖上静悄悄
《曼德尔施塔姆夫人回忆录》进家记
雪纷纷
梅花小传
茶知己
梦中
冬荷之死
新疆的白杨
女儿的爸爸
重读鲁迅小说集《彷徨》
同学新月
鲁迅的吸烟与戒烟
一棵胡杨的追溯
秋踪寂寂
我给一个中国汉字泡了一壶热茶
世纪绝唱汪曾祺
雪芳的翠鸟及其他
胡适的体贴
由杂文作者在青岛相聚所想到的
遗石之音
清心照日月——记一洗堂主程宝源
重新翻阅鲁迅的著作《坟》
再读《水浒传》
有点爱上了丁石孙
从社会寄生虫到诺贝尔文学奖
什么样的文字寿命长
水性杨花
楼适夷·《罗生门》
风雨情怀——姜葆夫教授《歌风集》代序
冰心玉壶——姜葆夫教授《望湖集》序
新月诗人离世时的新月
孔子 的月光
己亥中秋的月亮
诗的清流--读《壹拾年代:青岛-诗选》
《关雎》与《隰桑》中的有机爱情
聂绀弩为什么喜欢鲁智深?
知青小镇
飞机上瞎想
我与草原沒有约定
近些日子在读几位作家的书
学人司传平
翻到《西厢记》
爷爷的沙锅炖鱼
乔羽歌词研讨会拾零
乔羽的平民做派与他笔下的女性世界
死了
胡适说郭沫若
为山大“学伴”一辩
刘烨园的告别
被误读的“雅歌”
为胡适与鲁迅写序的蔡元培
被露水打湿的月亮
八福之八
做个方圆好邻居
《我家就在校园住》序
《摇曳的蜡炬》前言
回望羊山战役
新生的时候
高发奎散文集《望云》序
读书像什么?
《女人在苦难里》后记
范仲淹最有价值的名句
张圣时的人生片断
*宗羲的学校论
读向秀《思旧赋》难抑悲伤
战友
鲁迅诗中的月亮
六月雪
聂志泉与他的《微山湖记忆》
王树理《临清传》的文化冲击力
先声
红伞之下
方圆的苦菜花开了
由知性美女被逼成泼妇所想到的
王小波的尊严论
斧锯何关天下计
《流苏斋诗草》序
逆旅寄客
*打墙
王明珂与他的《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
这本《龚自珍诗文选注》
李福林的兰花
老聃的有些话并不准确
天地苍茫吾心葳蕤
熬鹰
一本书睡着了四十年
由赵家捷评春晚说开去
蒸……
《西游记》中的这处败笔
缺了孔孚不行
陈佩斯的轻蔑
一片红霞映夕阳
去香积寺拜佛的赵正永
德国的四句谚语
小麻雀,大英雄
闲说散文
给苏萍老师的一封信
的天
的山
的水
《寻找那把丢失的钥匙》前言
这群书入柜之前
马嵬驿的贵妃
邵燕祥的打油诗及范滂这个人
范冰冰的符号意义
《生命若弦》序
遇到你是我的福分
《儒医刘学宽传》序
卡夫卡、《城堡》、我们
忘不了的萧红
苦难后的安详
两个男子汉在海边过的幸福日子
爱,是大海一样的忘我
遇佛记
悄悄地想念雷达
人性的光辉
王鼎钧的众生情怀
自由的小王子与鲁迅呐喊一百年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饱满
海边的瞬间
书秀
邹城印象
范师林
人味晏子
蓼沟河畔,一树梧桐的落叶
莱克星顿的秋色
浮来山上
难忘固原
夜读拾零
同舟之书
铭记孟母
无梦张中晓
我请鲁迅当老师
我在美国找书看
《捡回的记忆》序
醒在乡野间的百年书缘
爱与憎——再读《简·爱》
在济宁“相遇”的李白与孔子
人之歌——重读司马迁《史记》
济宁文学济宁文学原创作品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yjz/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