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海银杏树的味道

秋天到了,银杏树茂密而碧绿的叶子开始一点点地变*了。突然有一天,我惊奇的发现,似乎在一夜之间,一树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好看极了,尽管它的叶子开始纷纷飘下,但那也是一道风景,给晩秋增添了一抹韵味。

家属院里三座楼,前后种着两排银杏树,再加上院内的三棵,共34棵。如今这些树都有二十多年的树龄了,老髙,老粗,都高出了四楼。有几棵树前两年就开始结果了,一串串的,像葡萄,也像大枣。在没有成熟的时候,颜色和树叶一样,如果不仰面上瞧,你是发现不了的。

我喜欢我们的家属院,尤其喜欢银杏树。它伟岸挺拔,不卑不亢,默默无语。夏天到了,我们脱下了一件件的外衣,它却用虬枝繁叶给我们遮下了一片片树荫,送来了一丝丝清凉;冬天来了,我们一件一件的加衣,而它却开始一片一片地落下金*的叶子,直到落下 的一片,裸露着自己的肢体,让明媚的阳光穿过枝枝杈杈,送给我们一缕缕的暖意。记得我到南方出差,特别喜欢那里的两种树,一是银杏,一是香樟。它们和法国梧桐相比较,少了点粗枝大叶,多了点精雕细刻。回来后,我找到园林处的朋友,谈了我的感受。他告诉我,香樟虽好,但在我们这里过不了冬,银杏倒是南北皆宜,不像香樟娇贵。

家属楼竣工后,我力主栽两排银杏树。当时的银杏树不像现在这么多,人们刚开始认识。如今曲周四疃的千亩银杏林,已成气候,一到叶*时节,游人如织,成了一个观赏、拍照的好去处,爱美的人们,穿上红色的外罩,或裹上一条红色的围巾之类,蓝天白云之下,简直是一种绝配。当年我们种的银杏树苗,就是从那个林子挖来的。当然当时的那个林子还默默无闻。

小树苗不大,但据说也已经在那里长了五六年。树坑挖得很大,挖出的土没有再用,因为多是建筑垃圾,填的是从城郊拉来的好土。填一层土,用脚踩实,再填,再踩,然后堆成圈,开始浇水,水渗下去后,再浇满。我蹲在旁边看着,觉得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啊!

在大家的呵护下,小树苗全活了,树枝上渐渐长大的绿苞,一经绽放,便抽出了一簇簇的嫩叶。银杏不像杨柳,开始长得很慢, 年都不见大长,大了也不像柳树那样柔枝袅袅,更不像杨树遇风便轰轰烈烈,它悄悄地,坚强地成长着。有时,我用手攒一下它的树干,想量下它是不是长粗了一些,竟意外地发现,在寒冬腊月,它的躯干也是温温的感觉。我顿生奇想,银杏树是先长根后长冠吧,它不会像人们经常说的四川的那一种毛竹吧,前五年不长,第六年猛蹿,表面上看起来无甚变化,其实是在地下使劲地伸展根须,为日后的发展奠基。这种奠基工作在北风凛冽中也不停止,要不它怎么会有体温呢?

几年之后,果然银杏树长起来了,一年一个样子,大有不可阻挡之势。但是,它仍然是静悄悄的。春天来了,大地姹紫嫣红。唐朝韩愈曾赋过一首《晚春》,言春日无多,草木争着闹春。在草木百般斗芳菲的时候,在杨花榆英无才思,还晓得漫天作雪飞的时候,银杏树不为所动,依然如故,披一身新绿,素面朝天,甚至连一朵小花也没有,不羡富贵,不攀权势,不赶时髦,无欲无求,绿叶浓浓自春色。周敦颐爱莲,曾说,莲,花之君子者也。要我说,银杏,树之君子者也。

银杏树浑身是宝,所谓“桂殿兰宫”之中,银杏木居多,它质地坚韧,是上好的木料,顶梁扛柱自然少不了它。它质地细密,不用装饰,纹理自现,据说宋朝皇帝坐的龙椅,就是用天下12块银杏木板所做。叶可入药,对多种疾病可防可医。果为佳肴, 筵席总少不了白果的身影。有人研究,认为银杏树有一种味道对人体十分有益,长年在银杏林中劳作,很少有得病的。郭沫若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过银杏: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笼但没有你的庄重。银杏给人类带来的健康和自身的品性,他并没有过多的提及。

银杏是树中的老寿星,有“活化石”之称,形态如槌,如笋,如锥,叶扇形,树冠葱郁庄重。历经天灾人祸,战火旱涝,虽命途多舛,却生生不息,颇有点老当益壮、穷则愈坚的味道,或死而复生,或浴火重生,一活就是千年、几千年。我特别佩服它的这种坚强。这种坚强,多么相似于我们民族的脊梁,多么契合于我们民族那种不屈的精神。在中国的名山大川,古刹寺庵,无不有高大挺拔的银杏树。它们历尽沧桑,遥溯古今,给人以神秘之感,似乎有一种灵性。在祖国大地,千年古树多得数不胜数。西安罗汉洞村有一棵银杏树,历劫千年愈加焕发生命力,引得游客无数。这株已数不清年轮的银杏树,树身粗裂的如同沧桑的历史,银杏树下落满*叶,像金*的地毯铺了一地,立于树下,使人感叹不已。这棵被秋风染得满目金*的银杏,已被国家列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据传,这棵银杏树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世界上 的银杏树在贵州福泉,这棵银杏,树龄大约有年,底部直径有5.8米,比一般的客厅还宽,该树的一代树已经死去了,心空了,外围是二代树。树高50米,要13个人才能围抱过来,年已载入上海吉尼斯纪录,被誉为世界上最粗大的银杏树。“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也许亁隆当年看了类似的银杏树,才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样的诗句。

家属院内住着一群善良的人们,梁师傅从单位退休后一直住在这里,为人忠厚,古道热肠,深得大家的敬重,她和年龄相仿的几位老人,常常围坐在一起在树下休憩,时不时地传出欢声笑语。她对我说,银杏树最干净,树上不长虫子,连蜜虫都没有。身处尘世而不染,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银杏树更让人待见,说者的惬意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年形成了一种习惯,晚饭之后,她们一帮人走出家门在小院里散步,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这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最热最冷的时候都没有间断过,也许她们觉得小院虽小,银杏树多空气好。有人说银杏树嗅不出什么味道,有人说,你仔细品,它是有味道的,淡淡的清新的味道。

银杏树越长越大了,它默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一切都在改变着,家属院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家属院了,归属于社区管理;院里的自行车变成了小汽车;蹒跚学步的孩子已毕业于高等学府;当年风华正茂的人啊,如今已白发飘飘。银杏树却初心不变,它那高大的身躯仍像坚强的卫士保卫着善良的人们,它那直指苍穹的枝干,像是在守望,也像是在祈祷: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yjz/58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