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四川绵阳市安州区安昌江岸的一颗小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画说四川”与您相约

日前,经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包括绵阳市安州区在内的8个县(市、区)拟定为“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并予以了公示。

这些“名县”旅游特色鲜明、产业实力雄厚、发展环境优良、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效应突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它们是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的先锋代表,它们也是大美四川个县(市、区)的美丽缩影。

为此,《四川画报》依托轩视界·中国西部图片库海量图片资源,通过签约摄影师专业视觉,陆续推出“画说四川”系列。

让我们从“天府旅游名县”开始,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走进一个个点亮天府大地的“地域之星”。无论是璀璨夺目,还是安然闪耀,皆可多角度地去领略它们最本真的独特魅力。

穿越美丽田园的安州区辽安大道(轩视界/杨安文)

滨水安州美丽花城

绵阳市安州区

安昌江岸的一颗小“明珠”

安州区原为安县,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为绵阳市辖主城区之一,距成都公里。

安州区历史上最早置县于东晋永和三年(),是川剧和“川菜之父”、清代旷世才子李调元、现代著名作家沙汀的故里。历经多年变迁,形成了特别的人文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发源于龙门山地的安昌江穿过城区后注入涪江。安州区拥有文化资源点近2万余处,旅游资源余处,乡村旅游享誉全川。现有罗浮山AAAA级景区1家,“花城果乡”“幸福七里”“红花源”“环湖碧荷园”“枣皮走廊-蝴蝶谷”“千佛峡”AAA级景区6家。

关键词:李调元

李调元(~),字羹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与遂宁人张问陶(张船山)、眉山的彭端淑合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李调元出生地为安州区塔水镇童山村(原属罗江县)。图为位于童山村的小庙,据说以前是李调元家族家庙。(百川摄)

关键词:丰收季

九月是丰收的季节,安州区秀水镇龙泉村的水稻开始抓紧收割。年,安州区秀水镇(水稻)上榜农业部公布的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轩视界/杨安文)

关键词:文明镇

安州区桑枣镇是全国文明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文化底蕴浓厚、旅游业蓬勃发展等实际,深化“十里文化圈”影响,培育文明新风尚,让文明乡风传遍桑枣镇每个村落。图为桑枣镇飞龙村美丽隽秀的乡村风光。(轩视界/杨安文)

关键词:新场镇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异址重建的晓坝镇(年撤销,划归桑枣镇),是“绵阳市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示范乡镇”,将川西北民居的古典风格和现代化城市建筑的清新气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里地处千佛山、罗浮山和白水湖黄金旅游三角区中心,结合文旅融合打造的“中国院子”,有徽派院子的古朴、川西民居的飘逸和晓坝独特的地域文化。(轩视界/苏碧群)

关键词:

在海拔多米的安州区千佛镇宝藏村6组,生长着一棵主干胸围9米,直径2.米,高30多米的古银杏树,要6个村民手牵手才能勉强合抱。这株古银杏树的身份牌显示,树龄年,据说每年都要收多斤银杏果。(轩视界/杨安文)

关键词:罗浮山

又名浮山,位于绵阳至九寨沟旅游环线上。这里属于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是远古三次构造运动后浮起的一座喀斯特地貌孤山,占地4平方公里。海拔~米,属低山旅游景区,易于攀登,这里的温泉旅游度假区名扬川内。(轩视界/刘国兴)

关键词:飞鸣禅院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桑枣镇罗浮山中部,背依峭拔秀丽的罗浮十二峰。殿宇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为安州区古刹之一。初为唐武宗所建,后多次改名。清顺治十六年()在原基础上进行了修复和扩建,并恢复原寺名“飞鸣禅院”。(轩视界/刘国兴)

关键词:姊妹桥

位于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罗浮山温泉风景区中段的晓坝镇五福村,横跨于茶坪河上,四周群山环抱,远看如巨匠清幽国画。

姊妹桥又名双木桥、高桥、五福桥。始建于元末明初,当时为石板桥。清同治十一年(),乡人自发捐资捐料请工匠改建成了这座木质廊桥,集桥、廊、亭于一体。(轩视界/刘国兴)

关键词:西游记

安州区罗浮山有洞、石、岩、泉、台、关等数十处自然景观,集雄、峻、奇、险、幽于一身,有“小西天”“甲巴蜀”“浮山叠翠”之美誉。央视曾在此拍摄《西游记》《羌寨迷雾》《追梦行动》等剧作。(轩视界/罗伟)

关键词:羌王城

古代的安州区是羌族人的聚居地,清代《绵州志》中就有记载,说两千多年前安县辖区“属汶山郡地”,是“古羌地”。清代的《石泉县志》也肯定原来的安县曾是羌族聚居区。

羌王城是中国羌族地区的唯一“王城”,也是古代羌族所构筑的军事城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城垣位于桑枣镇罗浮山,始建于明正德二年(),是川西汉羌交汇地带保存最为完好、功能齐全的明代遗址。(轩视界/罗伟)

关键词:踩桥会

安州区雎水镇虎头山下卧佛寺旁有座太平桥,又称大拱桥,清代嘉庆四年建造,已历经两百多年的岁月风雨。

雎水踩桥是民间自发的大型踏青闹春、拜桥祭祀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迄今已近年历史,每年踩桥人数达20万人次。

如今的“中国春社·雎水踩桥”,已经是省级“非遗”项目,由川西北最大民间风俗“踩桥祈福”等活动相融、发展、演变而来。(轩视界/韩云民)

滨水安州,美丽花城

欢迎您!

图/轩视界·中国西部图片库

综合编辑/陈学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yjz/15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