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秋*历代银杏诗词
“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萧瑟的秋冬一直被文人的诗意装点着,古往今来,多少人所向往,多少人为之陶醉,留下诗句飘落至今。让我们先来看看那些 的银杏树吧。
青城山天师洞千年银杏树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银杏树至今近两千年历史,树龄岁。占地面积为25平方米。树高50余米,胸径2米多,最粗的径围足有20米,需五六人牵手才能围拢。相传该树是东汉张天师亲手种植,这棵树享受的是“国宝级”待遇:
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曲时起伏。
姿如凤舞云千霄,气如龙蟠楼岩谷。
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
*帝问时已萌芽,明皇西幸满著花。
——汉·张道陵
这是苏轼的《题大苏山银杏》,此树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的静居寺,名为“三异树”,银杏、古柏和红檀树,不同的三种树(特别是柏树还是常青的),竟然能嫁接在一起,同根而生长上千年!
对联题大苏山银杏
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
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
——宋·苏轼
在山东浮来山上的古刹定林寺有株树龄达4千余年的“天下 银杏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树。据大树前立于清朝顺治(公元年)的碑文记载:春秋时期,莒、鲁两国不和,纪国国君从中调解,莒、鲁两国国君于鲁隐公8年(公元前年),会盟于这株大银杏树下——而那时这株银杏已是参天大树。据专家考证,这株大银杏树历经20个朝代,在大禹治水之前已有之,是一部“活历史”,被人们称作“活化石”。
河北省遵化县掸林寺,是遵化县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寺院周围矗立着十三株蔽天遮日的古银杏,其中一株树心已腐朽,又在洞腹中生出一株粗大的银杏,母子合一共擎苍天,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寺庙碑文曾记载:“先有禅林后有边(边,指长城),银杏还在禅林前”。这足以证明这十三株银杏历尽苍桑已两千多年。清代遵化州进士史朴到禅林寺巡视时亦留下赞颂诗句:
五峰高峙瑞去深秦寺云昌历宋金。
代出名僧存梵塔名殊常寺号禅林。
岩称虎啸驯何迹石出鸡鸣叩有音。
古柏高枝银杏实几千年物到而今。
看完那些 的银杏树和诗人的故事,再看看历代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
辋川二十泳.文杏馆
唐·王维
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当作 雨。
夜宿七盘岭
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瑞鹧鸪·双银杏
宋·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咏银杏
宋·张无尽
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破壳玻璃明。
答友人
宋·梅尧臣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多此以为豪。
种树三十年,结籽防凶猱。
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
初闻帝苑夸,又复王第褒。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鏊。
晨兴书所见
宋·葛绍体
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
满地翻*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谢济之送银杏
明·吴宽
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
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
不用盛囊书后写料非钻核意无猜。
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
银杏王
清·乾隆
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
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
形同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
史载皇王已廿代,人经仙释几多流。
看来古今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
——清·陈全国
银杏
现代·郭沫若
亭亭最是公孙树,挺立乾坤亿万年。
云去云来随落拓,当头几见日中天。
文杏馆王维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当作 雨。越燕二首其一李商隐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拂水斜纹乱,衔花片影微。卢家文杏好,试近莫愁飞。银杏杨万里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 。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欧阳修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致远有余力,好奇自贤侯。因令江上根,结实夷门秋。始摘才三四,金奁献凝旒。公卿不及议,天子百金酬。岁久子渐多,累累枝上稠。主人名好客,赠我比珠投。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想其初来时,厥价与此侔。今也遍中国,篱根及墙头。物性久虽在,人情逐时流。惟当记其始,後世知来由。是亦史官法,岂徒续君讴。梅圣俞寄根杏欧阳修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懃。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梅尧臣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至交不变旧,佳果幸及新。穷坑我易满,分饷犹奉亲。计料失广大,琐屑且沉沦。何用报珠玉,千里来殷懃。代书寄鸭脚子於都下亲友梅尧臣予指老无力,不能苦多书。书苟过百字,便觉筋挛拘。京都多豪英,往往处石渠。作书未可周,寄声亦已疏。後园有嘉果,远赠当鲤鱼。中虽闻尺素,加餐意何如。鸭脚子梅尧臣魏帝昧远图,於吴求斗鸭。乃为吴人料,重玩志已惬。江南有嘉树,修耸入天插。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持之奉汉宫,百果不相压。非甘复非酸,淡苦众所狎。千里竞赍贡,何异贵争啑。依韵和齐少卿龙兴寺鸭脚树梅尧臣百战蟠根地,双阴净梵居。凌云枝已密,似蹼叶非疏。影落邻僧院,风摇上客裾。何当避烦暑,萧洒盖庭除。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梅尧臣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初闻帝苑夸,又复主第褎。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金鳌文章宗,分赠我已叨。岂无异乡感,感此微物遭。一世走尘土,鬓颠得霜毛。魏帝迷远图,于吾求鸭脚,乃为吴人料,重玩志已惬。江南有佳木,修耸入天插,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持之奉汉宫,百果不相压,非甘复非酸,淡苦众所押,千里兢齐贡,何异贵争婕。百岁皤根地,双阴净梵居,凌云枝已密,似蹼叶非疏。高林似吴鸭,满树蹼铺铺,结子繁*李,炮仁莹翠珠。神农本草阙,夏禹贡书无,遂压葡萄贵,秋来遍上都。陪关彦远曾彦和集龙兴寺咏隋时双鸭脚次关韵晁补之风起雷塘陵上尘,雨荒苔院两株春。楼台有迹皆余烬,草木无知尚见珍。博士独能名玉棐,使君还许寿灵椿。宣城此物常充贡,谁与连艘送万囷。扬州杂咏七首之六晁补之龙兴寺里青云干,后土祠中白雪葩,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之一*庭坚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平生割鸡手,聊试发硎刀。十月旦日至近村陆游鸭脚叶*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荒年人家鸡黍迮,芋羹豆饭供时节。村童上牛踏牛鼻,吹笛声长入云际。今年虽饥却少安,县吏不来官放税。听雪为客置茶果陆游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平生外形骸,常恐堕贪著。时时邻曲来,尚不废笑谑。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瑞鹧鸪双银杏李清照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咏银杏张无尽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城中朱门韩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破壳玻璃明。谢济之送银杏吴宽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不用盛囊书复写,料非钻核意无猜。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银杏王乾隆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银杏简介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别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是树中的老寿星。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
注释:
诗文中的文杏即为银杏;
鸭掌就是银杏树叶,因形似鸭掌故有此称;
读了古时候的诗词,才知道原来银杏从古至今都如此受人喜爱,古时候的人们因为喜爱银杏,而用这银杏来传达感情。银杏代表友谊、代表爱、代表永恒,银杏充满药用价值,同样也代表健康。
红楼花木志
黛玉喜爱木芙蓉签
沈从文《边城》的虎耳草
《诗经》里的花草木植
木心
童年,擱置在杜鵑花開的季節
周瘦鹃:花木的神话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
春天里的一草一木皆是良药
元亨
春到 草木知
最早植物志——图本《南方草木状》
诗经植物蒹葭的秘密
最美《诗经》植物手绘
英国植物学家拍下的年成都
情愫盛綻在枝頭:古典文學植物的真面目
感時花濺淚:植物的文學意境
植物与我
老鸦瓣
快到我的“槐”里来
中华典故树桃李
生生不息,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草木
全国各省市的市花、市树
《诗经》中的蔬菜
民族医学
《草木春秋》考释
《蕲艾典故》艾难着力,入白茯苓
草木之春秋演义
草木之春秋演义
茶事与花
《双喜图》树干中的秘密
典故大全·植物·草木
七夕与植物有关的趣闻
《全芳备祖》桃花、李花、梨花
谁才是天下 茶
棠梨
爱其凌秋霜,万玉悬磊砢
林徽因:蛛絲和梅花
岭南盆景之美
楚辞中的山水人情、芳草春心
楚辭中的植物: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
农历五月
蛙声、麦香、青梅、艾草、菖蒲、粽子、石榴花
植物为什么不怕核辐射,也不会死于癌症
我国的四大古树,一棵早于大禹治水
梧桐树的文化意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wwh/7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