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熊猫醉美银杏
深秋已至,秋叶早已恣意盛放,枫叶红,梧桐橙,如金蝴蝶般飘舞的银杏*飞出满园……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植物界的熊猫——银杏
植物形态
银杏(拉丁名: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叶扇形,有细长的叶柄,无毛,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长枝上的叶大都具二裂,短枝上的叶常具波状缺刻。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裸子植物中绝无仅有。
银杏雌雄异株,雄株的主枝与主干间的夹角小,树冠稍瘦,且形成较迟,叶裂刻较深,常超过叶的中部,秋叶变色期较晚,落叶较迟,着生雄花的短枝较长;而雌株主枝与主干间的夹角较大;树冠宽大,顶端较平,形成较早,叶裂刻较浅,未达叶的中部,秋叶变色期及脱落期均较早,着生雌花的短枝较短。
球花雌雄异株,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种子。
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卵圆形或近球形。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故称“白果”,种皮有臭味,种子可食用,但是含少量银杏酸、银杏酚和银杏醇等有*物质,生食或熟食过量会引起中*。
植物历史银杏树是孑遗植物,是指绝大部分植物物种由于地质地理气候变化等原因灭绝之后幸存下来的古老植物,一科一属一种,银杏也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
据研究,银杏类起源于石炭纪(3.45亿年),到了白垩纪后期及新生代第三纪银杏逐渐由盛变衰,第四纪冰川之后,在中欧及北美等地的银杏全部灭绝,只在我国保存一种。
银杏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跨越“有史时期”而生存下来,更重要的是它能在这漫长的“地质时期”保持该物种的遗传稳定。
植物文化
银杏是我国一种特有的裸子植物,早已在我国山林中生长,但人们认识它,并给它起了名称是在宋朝。那时银杏作为贡品纳进,因为它的种子形似杏,而核色白,皇帝才赐名为银杏。到了明朝因用其去了肉质外皮的种子做药用,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又称其为“白果”。
到了民国初期,又有人称其为“公孙树”,这是因为银杏生长缓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需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有“公种树而孙得食”的说法,故称其名。莒县浮来山古银杏树,号称“天下银杏 树”,也有人管它叫“银杏之祖”。《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是指春秋时期,莒国的国君莒子与鲁国的国君鲁侯,在银杏树下,结盟修好一事。
由于银杏是我国特有树种,因此我国许多市县将银杏定为市树、县树,如临沂市、成都市、丹东市、湖州市等。
植物价值
银杏浑身是宝,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多种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科研、经济、药物和生态利用价值。
食用银杏果可以抑菌杀菌,祛疾止咳,抗涝抑虫,止带浊和降低血清胆固醇。另外,银杏可以降低脂质 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
银杏树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是 的无公害树种,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季相分明且有特色,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与松、柏、槐一起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具抗污染、抗烟火、抗尘埃等功能,也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
银杏木材优质,价格昂贵,素有“银香木”或“银木”之称。银杏木材质具光泽、纹理直、结构细、易加工、不翘裂、耐腐性强、易着漆、掘钉力小,并有特殊的药香味,抗蛀性强,是制作家具的高级材料。又因其具共鸣性、导音性和富弹性,故又是制作乐器的理想材料。
杭州及周边最绚烂的银杏
“郭沫若说:“秋天到来,蝴蝶已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泛成金*,而且又会飞出满园蝴蝶。”这个金秋,不赴一场
杭州朝晖新村——银杏林里尽朝晖这一隅杏林已经很有年头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栽种的,有多棵。每年深秋,银杏退绿换*,古朴的美,惹得众人慕名而来。
这是一条很短的水畔散步小径,两旁都是银杏。每到深秋,成片金*映衬着日光,覆盖住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大伯大妈们会在这里下棋、看书,旁边的小河里有不少人在悠闲地钓鱼。拍下银杏树下的市井生活,照片想必极富生活气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wwh/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