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之乡说银杏,故事一二道其名
三坔夜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泰兴是“银杏之乡”,银杏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其味甘、苦、涩,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保健价值,对人类健康有神奇的功效。在泰兴对银杏熟称白果,又称鸭脚子,并一直流传着许多美好的传说,除了广为人知的“银杏仙子”的传说外,还有就是白果和银杏名称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穷人家的姑娘名叫白果,从小死了爹娘,十二岁就给财主放羊,受尽了 苦难。一日她在荒野捡到了一枚奇异的果核,宝贝似地赏玩了几天舍不得扔掉。 白果姑娘把它种在了常去放羊的一条叫“仙女河”的河岸上。经过几年的精心照料,这颗神奇的种子生根发芽,很快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每年秋天都会结满*澄澄的果子。一天白姑娘赶着羊群来到了这棵树下,突然接连咳嗽几十声,痰涌咽喉吐咽不下,顿时昏迷过去。这时,只见从大树上飘下来一位美丽的仙女。手里拿着几颗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取出果核,搓成碎末,一点一点地喂进白姑娘口中,片刻,痰就不涌了。白姑娘睁开眼睛,那仙女朝她笑了一下,就飞上大树不见了。惊异的白姑娘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从树上摘下许多果子,带到村里,送给有病的人吃,吃一个,好一个,一棵树结的果子,治好了成千上万的咳喘病人。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来传去,人们干脆把“白姑娘送的果子”叫白果,那结满白果的大树就叫“白果树了”。从此“白果树叶降血压,白果树果核治咳喘”连同白果姑娘的故事就被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经常食用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抗衰老。北宋嘉祐五年(年),仁宗皇帝赵祯五十寿辰快到了,泰兴县的知县陶舜元听说不少州县都将赴汴贺寿,他可急坏了。当时,泰兴县域还不大,所管辖的只有柴墟周边的五个乡,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做贺礼呀!恰巧,柴墟城里的京官潘及甫回乡探亲了,这是个好机会,可以向潘大人去请教。潘及甫在江西、安徽多地任过知县,因*绩卓著,颇得仁宗皇帝的赏识,现已调到汴京秘书省任职了。潘及甫见多识广且为人厚道,他知道了家乡父母官的难处,在会面时送给了陶知县一个锦囊妙计:送家乡的土特产——鸭脚子。何谓“鸭脚子”?也就是白果。因其树叶状如鸭脚,故泰兴民间又将白果树呼作“鸭脚树”,将白果子称为“鸭脚子”。此计太妙了!一是简约,无须劳民伤财。仁宗皇帝是出名的生活节俭之君,不宜送过分珍贵之物;二是实用,这是保健食品。潘及甫知道一个秘密:皇上近来龙体欠安,正让御医寻求“灵丹妙药”,这叫“对症下药”。不过,陶知县还有一层担心:“鸭脚子和白果的名字都太土了。”潘及甫笑着说:“不妨,你只管称是民间无名的仙果。”陶知县又问:“称其无名,皇上敢食吗?”潘及甫又说:“皇上不识必询问百官,朝中自有人能应答。”“何人?”“翰林学士欧阳修。”陶知县这下子放心了。泰兴桃果乡的“鸭脚子” :果大、壳薄、仁饱、浆足、味甘、耐贮。陶知县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去乡中“百里挑一”,精心挑选“仙果”,再用苏绣绛色锦囊精致包装。陶大人轻装快车,如期赶至汴京,把“仙果”献给皇上。仁宗皇帝打开锦囊,看到一个个洁白的小果子,莫名其妙:“朕怎么从未见过此果?”他果然询问文武大臣,此乃何果?百官均面面相觑,摇摇头,不识“仙果”。这时,欧阳修开口了:“老臣知其果。”事实上,欧阳修学士不仅知之,而且喜之珍之。这正是潘及甫为陶舜元谋划的高明之处,试想,如果换一个知其“鸭脚子”底细的奸佞之臣,在皇上面前胡诌几句,陶县令不是要倒大霉吧。欧阳修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坛 ,多年前,老诗人梅尧臣曾将安徽宣城的“鸭脚子”寄赠欧阳公,欧阳公回信说:“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对这事,潘及甫为何知根知底?这里有个插曲。潘及甫任秘书丞时,专程拜访过欧阳修。欧阳公得知及甫乃胡瑗的门生又是妹夫,更赏识他的才干,两人成了“忘年交”。一次在欧阳修的府中,潘及甫看到这位翰林老学士竟然喜食“鸭脚子”,这才知道了两位前辈“银杏传友谊”的趣谈。年前,及甫亦曾将家乡的“鸭脚子”赠送给欧阳公。
欧阳修看了看陶知县精选的“仙果”,也很惊奇,这比梅兄和及甫送来的果子大多了,的确粒粒是珍品。他对皇上说:“此果,古代称之为平仲果,唐代僧人亦称之为圣果,据闻食之可健体祛病。”仁宗大喜,连忙问:“如何食之?”欧阳修不敢直言,他想,我的吃法大简单了。埋入火盆,可炸之;配上肉丝,可炒之;和入米粥,可煮之……但他毕竟是皇上,万一有不慎之处,我可担当不起呀!想到这里,欧阳修连忙说:“食法可问御医。”仁宗传御医问之,御医答道:“配蜂蜜等佐料可制成甜食食之,有延年益寿之功效。”皇上一听,急不可待,立即令御厨按御医开的药膳方,制成美食。一刻功夫,一盆“蜜汁鸭脚子”做成,仁宗食后更是龙颜大悦。也许是好奇,皇上又传问陶舜元:“民间百姓将此果呼作何名?”陶知县不敢欺君,只好如实回答:“乡间草民无知,因其叶形似鸭蹼,呼作‘鸭脚’;又因果核色白,并有一段传说而唤做白果。”仁宗听其详叙后,想了想,说:“其果是仙果,信口呼之不雅。传说美好,但果名稍俗。此果外形如杏,壳白如银,可谓之银杏。”陶舜元一听,立即下拜谢恩:“御赐雅号银杏,名实相符,我代百姓谢皇上恩典。”仁宗又传旨赏赐陶知县百金。
乐滋滋的陶舜元,回到泰兴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告谕百姓,“鸭脚”树从此取名银杏树,桃果乡誉为“银杏之乡”,献果最多的一村命名“银杏村”;二是于柴墟城召开庆功会,特请潘及甫为首席贵宾。后来,陶舜元又采纳潘及甫的建议,将皇上赏赐的百金用于河道浚通和城防建设。由于“一食赏百金”故事的传播,泰兴终成了知名的“银杏之乡”;银杏果伴着如今的泰兴古银杏森林公园更是美名天下传扬!
有你需要的内容
洗澡
李老师邀你聊语文
归来/打油诗四首
长情贯微,与君碰心;杏园秋雨,期盼几许!作者杏园秋雨(原名,李长贯),挂鞭归去来兮杏园翁,好吟喜文,著有长篇小说《杏雨烛泪》,常以涂鸦知会,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wwh/6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