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

年Coons和Kaplan首次报道应用荧光探针标记抗体技术来检测组织中的抗原。使用这种技术,可以根据免疫荧光染色的表现进行肾小球疾病分类。

原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的特征为IgG(并常常伴有补体C3),沿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basementmembrane,GBM)呈颗粒状沉积。IMN用烧化剂治疗后,5年肾脏存活率为86%~92%,缓解率为64%~85%,而5年后的复发率为25%。

治疗IMN还可以选择钙调神经 酶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利妥昔单抗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钙调 酶抑制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能有效地诱导在80%患者的蛋白尿缓解;然而,0%~72%的患者在停药后出现病情复发,并可能需要许多年持续应用钙调 酶抑制剂治疗。

作为单一疗法的MMF并没有被证明是有效的,而MMF与类固醇的联合疗法却能够像烷化剂一样有效诱导IMN病情缓解,但也有75%的患者复发。

利妥昔单抗已被证明能够诱导IMN缓解,并能在给药后使蛋白尿下降持续数月。然而利妥昔单抗的 给药方案、复治时间表和长期效应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来确定。人工合成的ACTH已被证明可有效地降低蛋白尿,但其前期研究规模小,长期效果尚需确定。

最近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Disease:ImprovingGlobal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wwh/56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