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文苑桂孝树岷山银杏演绎着千年
深秋的日子,走进素有小庐山之称的岷山林场,沿着山间的小路驱车前行,就会被两边美丽的风光吸引。这里群山环绕,峰峦叠翠,翠竹环绕。一条小溪沿着山路不断延伸,溪水清澈透明,野生的鱼儿在水中的卵石上四处游动,这个时节正是枫叶染红之际,满山红叶显得格外耀眼,山中的空气清新沁人心肺,漂亮整洁的新村连着古朴幽静的的林场小道,显得古朴精巧而又宁静,好一个陶老笔下的桃花源。
次走进东晋伟大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故里岷山乡,就被那风光绮丽、山水灵秀的自然风光所深深吸引,此处的山与水,仿佛早就行成了默契一般,彼此间深深地已然交融成了一体,绚烂而又夺目,让人流连而又忘返。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同时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时期赣北游击队的诞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聂荣臻元帅、萧克将*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在长达十余年的艰苦环境中,工农红*和人民群众英勇战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当我们一行人在林场厂部听到林场*委书记赵送梁说岷山林场山顶上有两颗鲜为人知的千年古树银杏时,分别位于傅公山和徐家山,一下子激起了好奇心理,便让赵书记带我们到山顶上去看银杏树,因上山的路坡度太陡,一般的车子很难爬得上去,10来个人就挤在敞篷皮卡车上山,此时山中茶花正盛开着,引来群群蜜蜂来采茶花蜜。沿途呼吸着新鲜的山林空气,听着小鸟和蜜蜂们的叫声,看着山路两边翠绿的竹林,真的让人赏心悦目。
临近银杏树的道路,异常难走,杂草早已将路掩盖,好在赵书记对这一带非常熟悉,不然让我们自己去是很难找到的,当我到达位于山坳的银杏树下时,就被这颗历经千年的银杏所震撼,整个银杏树硕大无比,主干高耸,树高近20米,侧枝纷披,郁郁葱葱,罩着满眼的绿。粗大的身躯则需要好几个人合抱起来,同行的五位女孩互相手拉着手才能把树杆抱住。站在树下,仰望躯干挺拔、树形优美、寿龄绵长近千年古树,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那高大粗壮笔直的树干向人们显示了它抵抗风霜雨雪,地动山摇的强大力量,对磨难的的承受与宽容成就了它现有高大与自由。它深入泥土的根须支撑和滋养着树干枝叶,沐浴着阳光和雨露的枝叶又通过树干把甘露输送给地下的根须。
对柴桑区古树研究颇深的九江森林植物标本馆馆长谭泽民馆长告诉我,目前柴桑区拥有8颗古老银杏树,主要分布在城门金兰村赵大屋一颗,狮子镇牌楼村清修寺、雨林村上屋、白果树张各一颗,岷山乡株岭村老屋陈和孔家各一颗,而位于岷山林场的傅公山坳的银杏树是雄杏树,位于林场徐家山顶上也有一颗高大的雌银杏,并有一座云兴庵,当时山顶上有一块被人们丢在云兴庵傍边的沟里石碑上有记载。银杏树大约是在宋朝宋祐年间也就是宋仁宗年-年栽下的。两颗银杏一雌一雄,当地的老百姓美其名曰“夫妻树”。雄银杏树树体俊美挺拔,高有25米,树身直直地冲入蓝天,颇有一番气势,树干则粗大壮实,四五人围在一起才能抱住。雌树树叶向四周散开,交叉错落,与雄树遥遥相望。千百年来,岷山林场上两个古银杏不仅成为林场的活化石,它也见证了千百年来的发展变迁。
如今两树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每当银杏叶落时分,随风飘舞的叶子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千百年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爱情故事。年3月7日谭泽民首次登上傅公山,看到破旧寺庙、残缺的石碑和古老的银杏时,挥笔留下一首小诗。“昨日首登傅公山,突兀山巅一平摊。极目十里田园景,回看千倾松竹洋。古寺化作林场基,残碑攒避屋沟傍,更有参天银杏在,留作今朝好乘凉。”
一阵山风吹来,蔚蓝的天空中下起了一场“银杏雨”,金*色小扇子般的叶子在空中漫天飞舞,极尽婀娜,蔚为壮观。同行的女孩子则用手去接住飘落的叶子,伸手扯下几朵野菊花捧在手中,在大树底下摆着不同的姿势拍照留念。
这颗高大的银杏树因其俊美挺拔、叶片玲珑奇特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只因躲在深山之中知晓人甚少,每年所结的银杏果,在山中自生自灭,真的时一大浪费,其实银杏果经过加工之后,可以制成色泽鲜艳,气味浓郁,香甜可口的各种风味饮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而且银杏的根、叶、皮也含多种药物成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药用功效大。银杏树高大长寿,无虫无害,木质细腻,佛家常用其做雕刻,不损不裂,故有“佛指甲”之称。
呆在千年的古银杏树下,听着竹林里的风声,看着飘落的银杏叶子,心里多了一份伤感,这落叶像青春一样是一去不复返,但是,银杏又与青春不同,待到来年春天,它又会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依旧用碧绿叶子和丰收的果子演绎着千年来动人的传说。
本栏目由柴桑区文学协会供稿
?柴桑区发布,您身边的掌上新媒体!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wwh/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