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乱说保健产品的伪专家,也是行业面临的

在网上看到一篇以“关于保健品你了解多少?”的文章,标题诱人,但内容却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日常所说的保健品,一般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关于保健品和保健食品的区别,国家卫健委专门发文进行过定义,如果是消费者把保健食品当作保健品随口说来也就罢了,专业人士做科普,这样讲就是贻笑大方。

“我们不能说吃保健品对人的健康一定有好处,现在保健品太多了,如果要吃保健品,推荐应该买含各种维生素的。”不知道这位医生懂不懂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有27个功能,非维生素的产品占绝大多数。每种功能都有明确的健康取向。

“很多保健品夸大功效宣传,还隐瞒*其副作用,说保健品没有*副作用这是无稽之谈,有很多保健品是有*副作用的。”又是外行话。有*副作用的是药品,真正的保健食品经过了最为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品质监管,按照说明书服用,没有*副作用。至于夸大功效宣传,那是营销中的非法行为,和保健食品本身无关。

“保健品里面都是含有一定激素的……如果身体正常的情况下, 不要吃保健品,更不能长期服用。否则随着激素摄入的增多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还会对肝脏肾脏的代谢造成负担。”按照保健食品的品质要求和生产要求,肯定不会人为添加激素类物质。如果原料里含有激素成分,也会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特别是,在历次国检中,保健食品都没有被检出激素。显然,这个医生是对药品的知识知道得过多了,用在了保健食品上。

这篇文章还附上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人民日报:被吹上天的7种‘健康’产品,养生不太行,忽悠排在 名”。把银杏提取物、酵素、海参、珍珠粉、鱼胶等滋补品批了一个遍。其内容东拼西凑、根本没有证据支持。纯粹是打着人民日报名头的谎言。

不至于这位医生发该文章的目的在 说明了:“不少保健品推销员打动老年朋友靠的是‘感情牌’,常常去拜访老人,陪老人聊天,之后,产生了虚假的信赖感,然而一点点受骗购买保健品。为此,作为家人平时要主动多和老人沟通,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让老人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不让老人乱服用药品。”可见,他的目的根本不是科普保健食品,而是煽动消费者抵制保健食品。并且说出“跟老人解释基本的药用原理”“不让老人乱服用药品”,等胡话,可见,作者脑袋进水,自己连保健食品和药品都分不清。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专家。

和很多把真话假话掺和在一起诋毁保健产品的文章不同,这篇文章几乎通篇都是臆想极端的虚假言辞,而且行文逻辑极为混乱。

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这样的狗屁不通的文章,怎么能够上百度搜索并且位置首屏?人民日报怎么就能允许胡言乱语的东西打上 *媒的名头?而且我基本上可以断定,应该有一些骨子里鄙视黑化保健行业的人,拿着这样的文章大肆宣传。

毫无疑问,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这样的文章肯定不利于行业,不利于企业。面对它,我们就当是不正常的人在不正常的状态下说出的不正常的话!而抵制关于保健行业的伪科普,打击乱说保健产品的伪专家,也是行业面临的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wwh/108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