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六访正仓院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初从遇安师问学,谈到唐代,正仓院藏品便是经常的话题,老师的著述里也多次引用。我曾托朋友从东瀛先后购得傅芸子《正仓院考古记》和初版《东瀛珠光》,历年的正仓院展图录也靠友人帮助陆续配齐,又有以丛书形式印行的各种分类汇编,如乐器、漆器、金工、纺织、文样,等等。
自家考校名物,正仓院藏品自然也援引不少,并且以此为证解决了若干问题,因此虽然不敢称言很熟悉,但至少可以说是不陌生。然而终究百闻不如一见,遂自二〇一二年起,与 同志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参观之旅。京城的银杏树*了,京都的枫叶红了,便是与正仓院约会的花信,于是带着唐人故事走进正仓院。
正仓院展每年出示的藏品一般都是六十余件,其中总有一件是作为中心展品,常常会用作展览图录的封面以及参观券的图案。二〇一二年是正仓院展的第六十四回,展出器物六十四件,中心展品是非常 的一件蓝琉璃杯,第六十五回则是香印座,第六十八回是漆胡瓶。中心展品往往单独陈列于一个展柜,展柜周围设护栏,观摩这一件展品,便需要另外排了长队方得以在它面前驻足片时。
唐香印座,宫内厅正仓院藏,第六十五回正仓院展中心展品
我们六次前往参观,获见物品凡三百七十四件。名品如绿琉璃多曲长杯,鸟毛仕女屏风,螺钿镜、盘龙镜、骑鹤仙人镜,红牙拨镂尺,等等,俱曾在展览中一睹真容。每一回里都少不了乐器,而乐器也正是正仓院藏品中的珍物。
唐绿琉璃多曲长杯,宫内厅正仓院藏,第六十九回正仓院展中心展品
螺钿紫檀琵琶一,螺钿枫苏芳染琵琶一(有「东大寺」铭,骑象鼓乐捍拨),木画紫檀琵琶二(其一狩猎纹捍拨,其一山水人物捍拨),紫檀琵琶一(鸾鸟捍拨),一共五面,其中螺钿紫檀琵琶为北仓藏品,此外均藏南仓。而可称珍中之珍者,是藏于北仓的一面五弦。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它在《东大寺献物帐》(《国家珍宝帐》)中留下的纪录是:「螺钿紫檀五絃琵琶一面龟甲钿捍拨纳紫绫袋浅绿臈缬里。」贴嵌在腹板当弦处的捍拨是一方玳瑁,便是《献物帐》所云「龟甲」。玳瑁上面用螺钿嵌饰芭蕉、鸿雁、鹦鹉和花草间骑在骆驼上弹琵琶的一个伎乐人。琵琶之背即所谓「槽」,更是遍身螺钿填嵌出牵枝抱叶的花朵流云和一对衔绶鹦鹉。
且不说它的风华绝代之美,难得在于唐代五弦琵琶,这是存世 的一面。日人林谦三《东亚乐器考》(钱稻孙译)说它「虽属千年古器,保存比较好,益以明治年间的修补,几乎恢复到完全的原形。通过这个,可以悉知唐制五弦的构造」。
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宫内厅正仓院藏
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局部)这面五弦虽在各种图录里屡屡见到,但我们的历年参观,却都无缘和它相遇,所见为一面螺钿紫檀琵琶。它在《东大寺献物帐》中录作「螺钿紫檀琵琶一面绿地画捍拨纳紫绫袋浅绿臈缬里」。不过腹板亦即琵琶正面的「绿地画捍拨」今已不存,它在明治时代曾因破损而修补。然而螺钿、玳瑁、 镶嵌缠枝花叶的紫檀槽亦即琵琶之背依旧光采奂若。玳瑁为蔓,螺钿嵌出花和叶, 点缀于花蕾,两边的花心上各一个手捧果盘的迦陵频伽。螺钿细施毛雕:花叶各施纹理,又或于叶心刻画鸳鸯。人面鸟身的迦陵频伽长羽如鸾,眉心花钿,两颊笑靥,面若宫娃。
唐虞世南《琵琶赋》「求嘉木于五岭,取殊材于九折。剖文梓而纵分,割香檀而横裂」,「若乃琢玉范金之巧,雕文镂采之奇,上覆手以悬映,下承絃而仰施。帖则西域神兽,南山瑞枝,屈盘犀岭,迴旋凤池」。出自良工之手的唐代琵琶,果然有如此风采。所谓「上覆手以悬映,下承絃而仰施」,是腹板亦即琵琶之面的装置,便是缚弦和捍拨。前面提到的螺钿枫苏芳染琵琶,捍拨是骑象鼓乐图,覆手用螺钿嵌出花叶、蝴蝶和飞鸟。
唐螺钿紫檀琵琶(局部)宫内厅正仓院藏,第六十四回正仓院展展出
第六十七回展出的紫檀木画槽琵琶,捍拨则是一幅观瀑图。演奏的时候琵琶腹板向外,唐代图像中的琵琶表现的便多是这一面,因此常常绘出捍拨的纹样,它自然也是诗人格外留心的细节。李贺《春怀引》:「蟾蜍碾月挂明弓,捍拨装金打仙凤。」王建《宫词》:「红蛮捍拨帖胸前,移坐当头近御筵。用力独弹金殿响,凤凰飞出四条絃。」王建的好友张籍也有《宫词》(二首),其二句曰「*金捍拨紫檀槽,絃索初张调更高」。可见捍拨虽原本为保护琵琶的拨弦处,却因妆点的美艳,使得琵琶竟意外生色。
唐紫檀木画槽琵琶,宫内厅正仓院藏,第六十七回正仓院展展出
唐紫檀木画槽琵琶(局部)琵琶之外,装置捍拨的还有阮咸,阮咸拨面上的捍拨多依腹板之形造型近圆,其上也常绘制或妍丽或古雅的图画。第六十六回展出藏品中的一面桑木阮咸,花朵形的捍拨上面是一幅松下弈棋图。松林山石间,二老坐鹿皮荐相对弈棋,一老旁坐观战。傍树置投壶为游戏具,又一个胡瓶为饮酒具。
看见它,很容易想到这一类不俗的绘事小品在宋代派上的新用场,即作为砚屏的嵌饰。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研屏辨》中说到,「屏之式止须连腔脚高尺一二寸许,阔尺五六寸许,方与盖小研相称」,「取名画极低小者嵌屏腔亦佳,但难得耳。古人但多留意作阮面大如小碗者,亦宜嵌背」。所云可用来嵌饰砚屏之背的「阮面」,即指阮面上的捍拨。
唐桑木阮咸,宫内厅正仓院藏,第六十六回正仓院展展出
唐桑木阮咸(局部)第六十四回与螺钿紫檀琵琶一起展陈的还有一个红牙拨镂拨,便是用来弹奏的拨子,它在《东大寺献物帐》中也是与螺钿紫檀琵琶列在一处。拨子两面均满布纹饰。一面,手柄一端一对反向开张的荷叶,中间挺起一茎荷花,花心上依偎着一对鸳鸯。其上两束折枝花,折枝之间是左向斜飞的仙鹤与鸿雁,仙鹤口中衔瑞草。折枝花的上方,又是一只右向斜飞口衔幡胜的锦雉。拨子之端为花枝环绕中的一只麒麟,其下为顶着茸茸绿树的一带仙山。另一面,拨子之端为花枝上面的一只飞廉,上方一大一小两朵流云,下方是花枝和飞鸟。
唐红牙拨镂拨,宫内厅正仓院藏,第六十四回正仓院展展出
琵琶、阮咸之外,乐器中的名品如甘竹箫、尺八、横笛,也都在展览中看到。印象中,展陈雕石横笛和尺八的第六十七回,展厅里循环播放的音乐就很像是尺八演奏的古曲。
展陈于第六十四回的「紫檀金银绘书几」,也是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wwh/1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