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采银杏middot智慧教育周周推
来源:上海学校心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感觉无足轻重。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会反过来学会尊重和相信自己的感觉并与父母建立更亲密的联系。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否定时,他会感到困惑和愤怒。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学习共情孩子,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帮助孩子面对自己感受的
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代替心不在焉
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气馁。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更容易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2.用回应代替提问和建议
以关心的态度,用“哦……”“嗯……”“是这样啊……”等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3.说出孩子的感受而非否定孩子的感受
父母通常不会说出孩子的感受,是因为他们担心这样做会让孩子更难过。其实相反,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4.以想象的方式实现孩子的愿望代替逻辑解释
有时候,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帮助孩子面对自己感受的
QA
1.是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产生共情?
不是的。只有当孩子期望家长了解他们的感受时,再和孩子产生共情。回应孩子的正面感受其实并不难。当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时,则需要家长使用沟通技巧。家长需要抛弃以往常用的忽略、否定、说教的方式。2.如果孩子特别难过,根本不想让你理解他的感受,怎么办?
当孩子处于极度难过时,身体上的发泄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很多孩子生气时,砸枕头、摔旧纸箱、捏陶泥、大吼大叫、扔飞镖,之后,他们就会慢慢安静下来。有一个方法既能让家长感觉舒服,又能让孩子满意,那就是画出他们的感受。3.如果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是不是意味着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
只有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被许可时,才会变成溺爱。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了,他们就比较能够遵守父母为他们设立的界限。摘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美]阿黛尔.法伯(AdeleFaber)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Mazlish)著,安燕玲译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年7月 版
编辑丨顾晗韬
审核丨教导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pjs/1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