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植物是怎么帮助古人表达爱慕的
七夕将至,这个起源于汉代,在年被国务院列入 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七夕当天,现在人会通过聚会、约会、唱歌等方式过这个七夕节,用花卉红玫瑰来传达自己的爱意,那在古代,植物是怎么帮助古人表达爱慕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人和现代人一样也会送礼物和送花,区别在于不是现代人送的名牌包、全色系唇膏、手工戒指,而是吟诵着“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会送给自己的恋人一把红豆,表达倾慕、寄托相思、传递爱意,尽显爱情的婉约和美好。自古以来,红豆就被称为相思豆。据说在古代,一个男子当了兵去打仗。他的妻子经常望着远方,在树下哭泣,因为她很想念自己的丈夫。 ,这个女人眼泪干了,流出了鲜红的血滴,变成了一颗颗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大树。怀着女人心中的思念,后人培育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红色种子——相思豆。
图片来源于网络除了红艳艳的相思豆,古人吟诵着《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借荇菜(浅水性植物,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或左或右的漂浮,来比喻求爱的不易;吟诵着《国风·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借葛(多年草本植物,秋日盛开的葛花秀丽,呈紫红色,可解酒,可制衣)的绿藤的连绵不绝形容对彼此难以自拔的爱慕,吟诵着先秦《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借谖草(萱草、多年草本植物,也成为忘忧草)形容对彼此的挂怀;吟诵着先秦民歌《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表达自己向姑娘表白,表示愿意将来终成眷侣后,用蒌蒿一起喂马。
葛花
荇菜
在古代,人们会随身携带香囊。这个寓意特别的装饰物自然成为情人互相赠送的七夕礼物。香囊在红楼梦中就出现很多次,我们并不陌生。红楼梦中,宝黛穿越生死的 心灵维系,是黛玉千针万线缝制的一个香囊。香囊里根据有功效的不同,配方繁多,主要还是植物原料,如菖蒲、艾叶、辛夷、白芷、香薷、苍术、白术、薄荷、荆芥、藿香、佩兰、木香、香附、丁香、檀香、降香、砂仁、豆蔻、高良姜、山奈、肉豆蔻、干姜、小茴香、肉桂、陈皮、荜茇、花椒、吴茱萸、玫瑰花、八角、 、薄荷脑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美是女孩子的天性。一支做工精美、紧跟时尚的发簪,不仅能够俘获女孩儿的芳心,也可以展现自己极好的审美品位。簪子这种传统饰物,因颇具东方古典神韵,一直为温婉美人所爱。发夹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人用来固定发冠的装饰品。中国古代的簪、搔头、钗、步摇,都是广义的发夹。女子会在离别时,将钗子一分为二,并把其中的一半赠与恋人。纳兰容若的“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讲述了与爱人分离的所有痛苦。
除了送簪子和香囊,梳子也是中国人在七夕节送给爱人的传统礼物。古人用头发来表达对相思树的爱,用来梳理头发的木梳也成为男女之间爱情的象征。在中国古代,送梳子意味着“白头到老”。古代妇女有婚前让家人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到底,两梳白发,三梳儿孙”,不仅包含着家人的美好祝愿,也传递着爱。七夕,中国这种浪漫情怀,早在千年前就穿洋过还,传播到韩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七夕节送梳子、香囊的习俗在这些国家也代代相传。即使是现在,日本也有许多老式的定制木梳店,在七夕节期间供应不足。今年的七夕,
你如果能够来制作一款手工木簪子,
做一把木梳,缝制一个香囊,
送恋人,送妈妈或者送自己,
都是一件特别美好的礼物。
这个七夕,可以追寻古人的习俗,
寻找青丝到白发,相伴一生的浪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xttz/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