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彭州充满了文化韵味的银杏还被称为
又到一年银杏叶*时,也许在一个拐弯处,在一堵红墙边,在一处院落里,那片金*就会与你不期而遇。
除了颜值高,银杏也是一种充满文化韵味的植物。
银杏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两亿年前,金*的银杏叶就曾映照在恐龙的眼眸中;如今,各地都有动辄几千年树龄的银杏;而银杏传入西方后,诗人歌德也曾有过一段“银杏缘”……
渊源50万年前只有中国银杏保存下来银杏其实是很有文化的,在植物研究专家孙海看来,“我国典籍中记载银杏树的,最早应当是司马相如《上林赋》:上千轫,达连抱,夸条直畅,实叶峻茂。”很早以前,银杏就在我国山林中自由生长,但人们认识它,并给它起了名称是在宋朝。那时银杏作为贡品纳进,因为它的种子形似杏,而核的颜色是白色,被皇帝赐名为银杏。到了明朝,因用其去了肉质外皮的种子做药用,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又称其为“白果”。
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随着气候变化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的银杏保存下来了。中国西南气候温和的山野成为它们 的栖息地。今天全球银杏的分布大都属于人工栽培区域,银杏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均有种植,但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古人把银杏树称“枰”“枰仲”,而“公孙树”是银杏家喻户晓的别名。“因为它生长缓慢,从种树到收获银杏果实,至少要30年至40年,爷爷种树,孙子收获。正因为如此,银杏树为健康长寿、幸福吉祥的象征。”孙海介绍说。
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方圆两公里内的生命都遭殃了。然而离爆炸处米远的一棵银杏树虽然上半株已完全烧焦,第二年春天却重新焕发出绿色的生命力,这表明银杏有极强的抗核辐射能力。由此,银杏被誉为“希望的使者”,郭沫若礼赞它是“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有生命的纪念塔”。
盛景满眼金*遍金彭说到银杏,就不得不说彭州。彭州有许多树龄极长的银杏古树,见证了这里的历史。
银杏一树*,便知秋意浓。深秋彭州的葛仙山,在漫天飞舞的杏叶中,肆意挥洒着深秋的美。葛仙山有一棵成都范围内最古老的银杏树,据说已经有年的历史,树干需要七八个成年人才能抱住,因此它又被称为银杏王。
五彩斑斓的中法风情小镇,犹如坠落山间的童话世界,尤其是银杏*的时候,金*的银杏配上白色的城堡,充满了异域风情。
再远的路,也不会是很远;只因冬时的银杏,又一度藏身菩提。再高的山,也不会是很高,且缘凤仪的桥北,再一回聆听法藏。法藏寺的古银杏让这座千年古刹,散发出古色古香的神秘气息。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当银杏叶铺满整个石板路,踩在松软的金色地毯上,看着眼前古色古香的龙兴禅院与枝繁叶茂的银杏相互交织,若有若无的焚香味萦绕在身旁,浮躁的心也慢慢平静了下来。
传播德国人称银杏“歌德树”德国魏玛银杏博物馆
“生着这种叶子的树木,从东方移进我的园庭;它给你一个秘密启示,耐人寻味,令识者振奋。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在自己体内一分为二?还是两个生命合在一起,被我们看成了一体?也许我已找到正确答案,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难道不感觉在我诗中,我既是我,又是你和我?”
这首诗,出自德国大诗人歌德之手。据说,17世纪末银杏树籽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德国,歌德偶然获得了几颗,在家边种下。诗人十分惊异于银杏叶的“二裂”形状,当时他正爱着一位叫玛丽安的姑娘,遂写下了诗篇《二裂银杏叶》。多情的歌德曾寄给玛丽安一片银杏叶,并于法兰克福的城堡向她和她的朋友朗诵了这首诗的初稿。歌德 一次见玛丽安时,他还带她观赏了那棵银杏树。
虽然这段恋情没有结果,但银杏却永远留在了歌德身边。时光过去两百年,歌德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德国千年古城魏玛,现存欧洲 的银杏博物馆,博物馆外墙全部涂成深秋银杏的金*色,墙面镌刻着大幅的银杏图片以及歌德的生卒时间。院中栽满银杏树,德国人称之为“歌德树”,在纪念馆里还可以买到银杏书签。
来彭州,体味银杏的文化韵味吧!
想了解更多要闻和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xttz/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