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學文章middot秦緒和銀

白颠风 http://m.39.net/pf/a_4710682.html

《新文學》文章·秦緒和《銀杏心緣》

近來收拾舊書,看到一本年初在濟南求學時,購於東方圖書公司的文徵明書寫的王勃的《滕王閣序》。文章自不必說,滿篇珠璣,才氣縱橫。書法為行草書,寫得行雲流水,又不失遒勁老辣。書文合璧,相得益彰,風姿綽約,天然一股攝人心魄的力量。禁不住翻了起來,幾枚鴨掌似的銀杏葉頓時出現在了我的眼前。雖然曆經了三十年的歲月,依然那麼青碧若洗,溫潤光滑,宛若年輕的我剛剛采擷來,放到這正散發著墨香的書法美帖裏一般。其實,對於銀杏,我一直以來是情有獨鐘的,自少年而然。

我愛銀杏樹。我愛故鄉的銀杏樹。每當我讀到蘇子瞻《前赤壁賦》中的那句“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的時候,我就會立刻想到故鄉的東山,就會立刻想到故鄉東山上空的月亮,就會立刻想到月光下矗立的那顆古老的銀杏樹。

是的,那是我童年所憧憬、所向往的神奇的銀杏樹。在我還沒有能力走進大山,還沒有能力走近那棵神奇的銀杏樹的時候,我便從母親那裏聽到了關於它的諸多故事。我不知道這棵銀杏樹有著多麼久遠的年紀,有著多麼滄桑的曆史,即使能穿過時間的隧道,回到遙遠的童年,就算窮盡我童年所有的想象力,也確然未能想象得到。在我童年的記憶裏,那的確是一棵遙遙乎遠哉的神秘的銀杏樹。

小時候我們管銀杏樹叫作白果樹,當我 次知道它又叫銀杏樹的時候,我便向我的母親求證過。母親告訴我,那是緣於一個淒美的傳說,是的,那個關於少年白果和少女銀杏的淒美的傳說,總是伴隨著大人們或許是出於對美好的凋謝的惋惜而小心翼翼的叮囑,這白果樹是萬不能損壞到的,一旦受傷,它不會流樹液,而總是會流血,因為這棵銀杏樹不是一般的樹,它是白果和銀杏堅貞不渝愛情的象征。據說,這銀杏樹上不棲他鳥,只棲鳳凰,童年的我於是整天盼望著自己能趕快長大,好去看那神奇的銀杏樹和那神奇的鳳凰。

在之後的歲月,無論我走到哪裏,故鄉的白果樹的印象卻是早已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底,成了我記憶中一種神秘的圖騰……

在我所有少年的歲月裏,故鄉的銀杏樹是給了我無盡的歡愉與憧憬的,而在我外出求學之後,這故鄉的銀杏樹又給了我多少慰藉與懷念啊!然而,有一天,當我從省城讀書回到故鄉,當我去找這棵我心目中代表著故鄉的銀杏樹時,卻再也找不到了!讀者諸君,或許你們可以想象到,這樣的事在我的心裏究竟掀起了多麼大的波瀾!我流淚,我歎息,為此而唏噓不已!是誰伐走了銀杏樹,又是為了什麼?總之,這銀杏樹是犧牲掉了。千年之前,銀杏和白果尚能生長和延續下這棵樹,而千年之後,我們卻不能留下這棵承載了故鄉人千年夢想的銀杏樹!是啊,自然的力量有時和現代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相比是何其孱弱,又何其渺小!如是,世世代代的傳說又成為新的傳說,世世代代故鄉人的念想將再也不複存在,世世代代故鄉人的精神圖騰訇然坍塌,我再也見不到我日夜想念的故鄉的銀杏樹了!

銀杏,其葉似鴨掌,故自古稱之“鴨腳”。其種子外形似杏且為白色,故稱銀杏,民間多以白果稱之。毋庸置疑,這當然是科學的解釋,而我卻寧可相信童年所認為的,是白果和銀杏的故事使然。早在古生代石炭紀,銀杏就已出現,至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達到鼎盛。現代銀杏和地質時代的銀杏並無差別,是僅存中國的孑遺植物。銀杏植株高大,姿態挺拔,“枝葉扶疏,新綠時最可愛”。秋季葉金黃色,極為壯美,名山古刹、寺廟樓閣廣有栽種。“其木多經歲年,其大或至連抱,可做棟梁”。而泰山五廟前“其圍三仞”之大銀杏樹,浮來山“七摟八拃一媳婦”之四千年銀杏王,即其代表。

追溯時間的曆史和探索空間的遠方永遠吸引著每一個人,當然也是我的天性。或者,銀杏古老的年齡和從小給予我的神秘感就一直是我喜歡銀杏的一個原因吧!

故鄉東山的銀杏樹被伐掉以後,我曾久久不能釋懷。但我和銀杏樹終究是有緣的。我很幸運,我現在的住處,這海曲古城香河岸畔的薈陽路就栽滿了年輕的銀杏樹,使我無時無處不感覺到銀杏的美。藉此,我能感到心靈的欣慰,也能感到精神的充盈。我曾寫下這樣稚拙的詩句來表達我的感懷:

我於這高大的銀杏樹有著特殊的感情。

我在每一天的每一個時辰裏觸摸著它,

我曾在晨曦中走過它,

我曾在陽光中仰望它,

我曾在夕霞裏遠眺它,

抑或,我曾在夜空中深深地凝視過它……

我在每一年的每一個季節裏見證著它,

春天裏傾慕它嫩芽初綻的無限生機,

夏季裏傾懷它綠葉婆娑的蔥蘢馥鬱,

秋天裏傾聽它黃葉飄落的優雅靜美,

冬季裏傾心它虯枝舒展的疏闊沖淡。

我還在我人生的每一個年齡裏思索過它,

童年裏關於白果樹的傳說,

少年裏關於銀杏樹葉的憧憬,

青年裏關於浮來山四千年銀杏樹曆史的頂禮膜拜,

還有,我未來人生的對於銀杏樹的感歎與幽思……

幾年前,當我正癡迷於古典詩詞的時候。恩師鄭訓佐先生推薦我讀一下喻守真先生的《唐詩三百首詳析》。因當地書店沒有,我便在網上買了一本舊書,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版本吧!繁體豎排,對葉韻和平仄都有著詳細和獨到的見解,藉此,我的律詩寫作也確實有了一些提高。而這本書裏竟然也板正地夾著幾片青碧的銀杏葉!從書裏做的眉批的字跡看,應是一位諳熟古詩的女先生吧!我心裏想,若能相見,緣於這片銀杏葉的清香,也必得能引以為知己的吧!

曆經歲月的滄桑,現在的我,對於經秋無際的銀杏黃葉的靜美,又怎能不增加歲月的唏噓與感喟呢?去年暮秋的一個早晨,我走過黃葉飄落的薈陽路,曾寫過一段文字,或者可以表達我那時的心跡吧!

“薈陽路銀杏樹的黃葉已經快要落盡,路兩旁的人行道堆滿一層層黃色的鴨腳,讓人不忍稍踏。今天早晨,我碰到日照書院的辛本亮院長,便問他在這些許清冷的暮秋的清晨裏,是專門來這杏黃滿地的薈陽路憑吊這千古的落葉嗎?他輕輕地笑笑說,來看一看。其實他不說,我也是能感覺得到那一絲無奈與淒涼的。他是文人,於這被譽為活化石的銀杏樹的黃葉的飄落裏,是一定會發思古之幽微的吧。而況他有那樣靜穆悠遠的一副思想,有那樣善於捕捉善於發現的一雙眼睛,又有那樣舒緩有致善於表達的一支筆呢……

千年銀杏樹,一掃一春秋。

其實,縱有千般思緒,萬般言語,對薈陽路,對薈陽路的銀杏樹,對薈陽路銀杏樹的飄落的黃葉,在這樣的季節裏,在這樣的暮秋的清晨裏,來看一看,也就足夠了!”

然而,後來我終於覺得,這樣的喟歎太過於自我,太過於細膩了,在我拜謁古莒國浮來山四千年的銀杏樹王之後。不必說莒州之盟,勿忘在莒;也不必說千年定林寺,古刹響梵音;單說校經樓,就讓我高山仰止,肅然起敬。這裏是 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晚年遁跡藏書校經之處,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曆史。而天下 銀杏樹就在定林寺前院中央,樹齡近四千年,樹高近二十七米、幹粗近十六米,八人伸展雙臂方能合圍,占地六百多平方米,至今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每年結果無數,堪稱生物界中的“活化石”。面對這株四千年的古老的銀杏樹,不由你不發思古之幽微。而我足可想象,心如死灰,皤發皈依的劉勰,是如何在這棵古老的銀杏樹的婆娑裏,參佛校經,以度兀兀窮年的。他也一定在這千年的銀杏樹下,發思古之幽微,慨歎世間炎涼,以天賦之才,修成《文心雕龍》,參悟佛法無邊的吧……而當我看到這古老的銀杏樹對過的劉勰墓的荒涼景象,禁不住心中的感喟,曾賦懷古歌行一首,名《吊劉勰》,以舒胸中塊壘。其詩曰:

浮來山上風雲起,明帝景口東莞裏。

天為華夏誕巨子,追溯亦自漢祖始。

年少夢得五彩雲,複又南隨孔夫子。

遂乃搦筆為論文,煌煌雕龍發宏旨。

焚膏繼晷青燈處,四載光陰無旁騖。

奈何人微言又輕,幸有貴人相知遇。

文心高論遣雄詞,昭明太子深接之。

一表上奏禮佛事,步兵校尉世人知。

欲展大才報武帝,忽焉一紙詔令至。

可憐空懷淩雲志,皈依佛門定林寺。

緇衣加身名慧地,晨鐘暮鼓心底詩。

此中本非劉勰意,常使英雄淚沾衣。

縱有華章彪炳史,那堪鬱鬱催人死。

文心亭上一抔土,千年孤獨靜若此。

南朝碑志無窮數,荒草堆裏人不識。

天長地久斯逝矣,我為彥和長太息!

我愛銀杏樹,我珍惜與銀杏樹的這份緣份,讓我能有藉此以懷古、思索、展望的機會,讓我能有把筆抒懷的沖動,哪怕是如此地讓我覺得面對強大的情感,文字表達是如何的蒼白與無力!

己亥年四月初八夜於尚晉堂。

秦緒和,男,原名秦緒合,字溯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北京華夏楹聯書畫院研究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日照詩詞學會副秘書長,海曲詩社社長,東港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新文學》編委,《海曲》副主編,《日照詩詞》編輯。古典詩詞、新詩及散文作品數百篇散見於各種報紙及文學刊物。

新文學社《新文學》雜誌編輯部

社長、主編林靜

法律顧問

李本教授王傑律師

名譽編委

石京生、宋富盛、徐平、張思永、程路禹、劉克清、嚴力(按姓氏筆畫排名)

編委名單從略

《新文學》公示:文責自負,拒絕剽竊。本平臺所發佈之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遵從版權法,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文學》公眾平臺是創辦於年的新文學社旗下一份文學藝術類綜合性平臺雜誌,有八個欄目:1、詩歌(散文詩)2、詩詞(辭、賦、曲、楹聯等)3、文章(散文、隨筆、雜文)4、小說、劇本5、畫廊(書法、國畫、油畫、篆刻、水粉畫等)6、音樂7、藝術評論/理論8、翻譯。歡迎海內外文友、藝術家們慷慨賜稿。

投稿須知

《新文學》只刊發純藝術作品

一、《新文學》只刊發原創、首發作品。因稿件提供引起的任何版權爭議由作者本人承擔。

二、投稿需附個人簡介和個人頭像清晰的正式照片(免墨鏡、香煙、冠),以筆名發表者請在簡介中附本人名字。所有稿件文字請一律使用正體字,稿件文檔、圖片和音頻請以附件的方式發送。照片請用jpg格式。請作者本人仔細校對好稿件,包括字體。

三、評論稿件附所評作品及其作者簡介及照片。

四、詩詞欄目除古風作品外只接受平水韻及詞林正韻稿件。

《新文學》投稿郵箱及欄目編輯

詩歌:lihua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xttz/75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