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墨痕雲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書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579178.html

序言

  “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然而,在当代书法展览的大背景下,习书者多将这等贤语抛诸脑后。鉴于此,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书法硕士在成联方老师的带领下,根植传统,研习经典,把文字学与诗词作为书法硕士的必修课程。

  今年的古文字课以《隶辨》为主,结合《说文》、《隶篇》等书,探赜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奥秘。在成老师的讲解下,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清晰了。比如,"职"字,《说文》从耳,隶变后多做"軄"。这是因为"耳"、"身"两部首篆法极为相似,所以在隶变中发生了混淆。此类例子,不一而足。

  诗词写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写作,而不是赏析。陆游名句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赏析浮于空中,不能落到实处。因此,成老师要求我们要多写、常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炼出诗句。

  所以,我们今年的元旦书法展以隶书为主,内容大多是同学们的自作诗词,虽有词不达意之处,但都是各自的倾心之作。

  本次展览是我们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书法硕士生自发组织的学年汇报展。不足之处,望方家指教。

作者简介

↓↓↓

李奇峰年生,吉林省辽源市人。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就读于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师从成联方教授。

学习感言

↓↓↓

  对文字学的了解是书法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导师成联方教授一直所强调的。对《说文》和《隶辨》的研习让我对汉字字形字义的流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学书尤重字外功,对诗词等中国古典文化的涉猎是每个学书之人不能绕过的。本学期有幸跟成老师学习诗词,从平仄到对仗,从用字用词的凝炼到意境的营造成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建议。在此特书自作诗一首,虽有很多不足,亦作为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

作品欣赏

↓↓↓

(一)

尺寸:×64cm,材质:宣纸

张旭《桃花溪诗》

(二)

尺寸:×48cm,材质:宣纸

自作诗《泊江口》

释文:

山拥百尺松,影密少人踪。

水镜连天宇,星灯照晚峰。

船倾疑月重,蝶舞恋花浓。

此刻浑无意,随风听远钟。

(三)

尺寸:×64cm,材质:宣纸

《湖山风月联》

作者简介

↓↓↓

刘沛仰本科毕业*应学院物理学院。现为云南大学书法研究生,师从成联方教授。

学习感言

↓↓↓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在隶书的学习中,要过文字关,就得将《隶辨》放在隶书学习的核心位置,结合《说文》查字。对于书写中的用字,要逐字突破,含糊不得!其实,不仅是在篆隶书中,其它字体也需要文字学的储备。如楷书德字中间是否可少一横?甲骨文字无横,小篆形讹,多竖折笔,即后来楷法之横,依大篆无横,依小篆有横,中古时期有横无横皆可。近体简体以有横为正,但若溯源,当以无横为正。若对文字的演变轨迹能深谙于胸,我们笔下自然会流露出高古的气息。

作品欣赏

↓↓↓

(一)

尺寸:×45cm,材质:宣纸

《节录书谱》

作者简介

↓↓↓

武佳昕

年生,山西吕梁人。

年进入云南大学,师从成联方教授。

学习感言

↓↓↓

  本学年,成师带领同学们学习《隶辨》,同时结合着《说文》,使我们大家深刻知晓每一个汉字的渊源以及如何书写出正确的文字,获益良多。成师辛苦之余,还为同学们每周进行诗词格律内容的悉心指导。“学诗要先知平仄”,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古人将“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大类,在诗文中交错使用,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律诗同样讲求“字句有定,平仄协调,用韵严格,讲究对仗”,成师亦指导大家多用平声韵作诗词,每周最为期待成师为同学们的诗词做润色修改,平仄格律虽人为机械,但师修正之后却充满活力、和谐而不单调。伴随着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一书,从最初的基本概念到律诗的种类、韵、平仄、对仗,加之词律特点,成师指导大家作出了一首首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以及词的填写讲究。同学们所呈现的诗词也渐入佳境!

  诗词抒胸臆,落笔达人心。笔墨纸砚之间所蕴含的恰恰是对中国数千年文明历史的褒扬赞叹。天道酬勤,惟有坚持练习,日复努力,才可取得一丝微小的进步。年这不平凡的一年,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延绵不绝的精神,更让我们将这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与行。书法是构成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书写好这一章,让我们的生活流光溢彩,让我们的历史跃然纸上。

作品欣赏

↓↓↓

(一)

尺寸:48×48cm,材质:蜡染

自作诗《饮愁》

释文:

入夜冰凉起,微霜点点杆。

相思何处寄,独把旧时欢。

(二)

尺寸:68×42cm,材质:宣纸

自作诗《昔年》

释文:

南风吹袖拂银簪,镜里朱颜到处寻。

梧叶落亭归处去,樱花垂岸几多吟。

只吹清角声声慢,起舞霓裳夜夜寻。

阅尽繁华终一笑,如今难再少年心。

(三)

尺寸:58×26cm,材质:宣纸

自作诗《寒冬》

释文:

寒风千万里,白雪尽纷飞。

雾隐凝晨曜,云开映素晖。

近乡思切切,相见语依依。

望尽春朝至,花开载友归。

(四)

尺寸:×50cm,材质:宣纸

自填词《菩萨蛮·忆太行》

释文:

千山万壑燃烽火,

铜墙铁壁红*过。

岭下尽粮棉,桃花红满山。

游人如织此,树木何凋敝。

流水绕山陉,系心怀太行。

作者简介

↓↓↓

闫耀华

年生,河南郑州人。

毕业于河南大学,现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书法方向研究生,导师成联方教授。

学习感言

↓↓↓

  跟随不割师学书已一年有余,在老师的悉心传授下,日渐进益。这学期通过老师每周一课对《隶辨》、《隶篇》的讲解,令我获益匪浅,学到的是研究文字一生受用的知识与方法。除了学习文字,这学期跟随老师还学习了如何作诗填词,在老师的认真讲解和耐心指导下,收获良多。初涉诗词,拙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跟随不割师学习文字与诗词的日子里,学到的不仅仅是课堂中的知识,而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凡事预则立,这些知识与方法是我以后求学路上的不二法门。

作品欣赏

↓↓↓

(一)

尺寸:cm×49cm,材质:宣纸

王符《潜夫论·劲将》

(二)

尺寸:cm×34cm,材质:宣纸

李白《题东谿公幽居》

(三)

尺寸:cm×34cm,材质:宣纸

自作诗《秋日有感》

释文:

簌簌秋风过晚亭,无边细雨点秋萍。

池中鱼跃惊鸥鹭,阵阵涟漪潭面醒。

作者简介

↓↓↓

孙薇

年生,江苏南京人。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成联方教授。

学习感言

↓↓↓

  疫情之年,最当精勤。本学期古诗词写作及《隶辨》、《隶篇》的学习皆是过往未曾涉足的领域,成师每周悉心教授、解读使得我们对隶书文字的正确书写有了新的认知。初探古诗词之门,老师每周不厌其烦的为大家批改每一份诗词作业,逐一修改平仄、押韵、对仗等细节,得以在学期末时留下几首自作诗,现以拙作三件为今年做一个潦草收尾,自愧弗如。

作品欣赏

↓↓↓

(一)

尺寸:×70cm,材质:宣纸

程伯子《陈公廙园修褉事席上赋》

(二)

尺寸:×60cm,材质:宣纸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三)

请横屏观看

尺寸:42×26cm×9,材质:蜡染纸

自作《青梧诗选》

释文:

秋夜寄怀

眼见微风拂树头,

他乡月下我乡秋。

枝枝无奈绵绵意,

恰似春江昼夜流。

溪藤迎冬

林深树寂雁声喧,

半卷溪藤冬意存。

几笔梅花飘敝院,

使人误认是桃园。

梅雨愁

大暑焦然躁,

金陵望尔归。

绫罗难自洽,

又入雨霏霏。

仲秋怀乡

儿时盼仲秋,聚坐展舒眉。

霁月游秋夜,残荷隐晚池。

朝颜萦沁润,桂子舞芳枝。

诉罢而今意,归期未有期。

作者简介

↓↓↓

马宜果

年生,云南昆明人。

本科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现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书法方向研究生,导师成联方教授。

学习感言

↓↓↓

 从事书法学习使我受益终生。对于书法中古文字学的思考,让我觉得书法并不只有书写,更多的是与文字学的结合。这学期跟随导师一同学习隶辨,认识到了书法写正字的重要性,也更深入的了解文字的演变。本学期跟随老师学习《诗词格律》,受益匪浅。从诗词的平仄对仗慢慢学习,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也逐渐掌握了诗词的创作。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注重积累文字学的基础,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作品欣赏

↓↓↓

(一)

尺寸:×97cm,材质:宣纸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二)

尺寸:×68cm,材质:宣纸

《寒山自乐诗》

(三)

尺寸:×70cm,材质:宣纸

自作诗《独钓寒江》

释文:

日落西山倦鸟知,江边已是末秋时。

团团绿藻孤竿绕,点点银波一线垂。

欲斥星晖藏迹早,忽闻候雁北迁迟。

晨归不晓何年月,偶得霜菊绽几枝。

作者简介

↓↓↓

王昱婷

年生,云南昆明人。

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现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书法方向研究生,导师成联方教授。

学习感言

↓↓↓

书,心画也。跟随成老师潜心学习《说文解字》,“识字”、“知字”再“写字”,这既是对书艺的磨练,又是对心性的磨练。本学期加以《隶辨》认新字,《诗词格律》习填词,文以化所得,良师教诲,受益终生。

作品欣赏

↓↓↓

(一)

尺寸:cmx49cm,材质:宣纸

节录《漫游百咏》

(二)

尺寸:cm×68cm,材质:宣纸

《清潭宴作联》

(三)

尺寸:cmx55cm,材质:宣纸

自作诗《夏雨》

释文:

乌锦覆山斜,氤氲罩枝芽。

罄声两三下,万籁洗繁华。

作者简介

↓↓↓

顾尚华

云南楚雄人。

本科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现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书法方向研究生,导师成联方教授。

学习感言

↓↓↓

  年,有幸追随成老师学篆法、辨隶字。正如老师所言,篆隶乃书法学习的“ 手矿源”,所以一定要打下坚实的文字学基础。成老师知行合一,言传身教,亲自带领我们查阅古籍字典,不放过任何细节与可疑之处,这正是学者的治学态度。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地训练技法、夯实理论、探索治学、品悟为人,勿虚度韶华。

   书法学习还要具有诗词功底,中国传统古典诗词文化是一片沃野,只要勤耕耘,一定会丰收。成老师又直击要害,带领我们填词作诗,学习诗词格律,书法之字外功正是如此。如此内外兼修,我相信我们的书法学习生活会丰富多彩,不会索然无味。今年疫情对于我们来说何其不幸,但疫情之后能聚此学诗词、学书法是何其有幸。

作品欣赏

↓↓↓

(一)

尺寸:×97cm,材质:宣纸

杜甫《秋兴八首之前三》

(二)

尺寸:×68cm,材质:宣纸

自作诗《求学》

释文:

少时岂畏异乡寒,千里迢迢问智欢。

野径蜿蜒攀峭壁,津都鼎沸戏海滩。

莲湖总有诗词韵,东陆曾称圣哲坛。

两地求学寻慧理,迷途历尽换坤乾。

(三)

尺寸:×67cm,材质:宣纸

自填词《忆江南·雪霁》

释文:

冬雪霁,枝上泛红梅。

叶落逐溪相竞去,花开引雀不知归。

心寄雪中晖。

(四)

尺寸:×80cm,材质:宣纸

自作诗《勤学》

释文:深山多赤壤,自古怅耕锄。勤学贤人识,饱读圣哲书。金沙淘碧玉,桃李志学庐。但愿千山外,寻知莫悔初。

作者简介

↓↓↓

吴顺(-)男,中共*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印社社员,湖南新化人。年考入云南师范大学,年推荐免试攻读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成联方教授。

作品欣赏

↓↓↓

(一)

尺寸:×34cm,材质:宣纸

《过香积寺》

(二)

尺寸:×cm,材质:宣纸

自作诗《意属汉魏》

释文:

笔法传承五体穷,刀书契合古贤通。

诸家图式虽无味,别例遗风自有衷。

经典流觞王献意,民间紧结洛阳工。

杂糅汉魏开生面,突出重围远野丛。

(三)

尺寸:×97cm,材质:宣纸

自作诗《演技》

释文:

安许婴儿戏?铅痕始得篇。

某将临法帖,人每称心田。

小道唯穷演,高山限漫延。

轻言相不见,炫技上梁椽。

(四)

尺寸:×82cm,材质:宣纸

自作诗《蝶舞》

释文:

蝶舞群英逸,湘资亦有垠。

同行携细柳,不盼本回沦。

(五)

尺寸:×33cm×2,材质:宣纸

自撰《无花有凤联》

释文:

无花结果,有凤来仪。

((

作者简介

↓↓↓

张英杰

年生,四川內江人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级美术学硕士。导师成联方教授。

學習感言

↓↓↓

  我接触隶书和诗词的时间不长。九月初到云大时,听老师讲《隶辨》和《诗词格律》,才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每周一的文字学课和诗词课程,我都感觉时间过的飞快。一周只一次,但是收获很大。老师的讲课很有趣也很精彩,让我获益匪浅。

作品欣赏

↓↓↓

(一)

尺寸:×97cm,材质:宣纸

《忠厚诗书联》

(二)

尺寸:×cm,材质:宣纸

自作诗《登峨眉山》

释文:

谷雨西川丽,游观万佛巅。

林间萧寺立,岩畔杜鹃燃。

稚子寻猕去,挑夫倚杖前。

钟声迎暮色,客旅岂知眠?

(三)

尺寸:×60cm,材质:宣纸

自填词《忆江南·登高》

释文:

登高处,

远望锦云端。

隰有荷华红似火,

岩间溪水绕峰峦。

此去几时还?

(四)

尺寸:×25cm×2,材质:毛边纸

自撰《朝观暮法联》

释文:朝观大令寻奇趣,暮法元章解狷狂。

(五)

尺寸:×90cm,材质:宣纸

刘墉《论书诗》

END

感谢您的收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xttz/74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