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银杏走出校园,老建筑有了夜景,树穴
即便日日往来威海路上下班的市民,可能也未必仔细研究过威海路的建筑。威海路上,有威海别墅、静安别墅、太阳公寓、威海大楼等有故事、有独特建筑风格的老建筑。
这次改造中,老建筑的柱帽、柱脚、外立面砖墙颜色等细节得到了修复,复古中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其中几幢老建筑还安装了夜景灯光。在威海路陕西北路拐角,二工大围墙上,新增一幅地图,标注了这些有特色的老建筑。
威海路、陕西北路墙壁上位于威海路、茂名北路路口的威海路9弄,是一个弧形建筑,这是老上海典型的商住布局形式。这次改造遵从建筑的优美体态,延续二楼的复古红砖元素,但增加了线脚等细节进行强化,并使一层的店铺形象与整体建筑风貌进一步融为一体。
威海路73号底层有较多精致的仿古细节,本次改造重点恢复了建筑的特色造型,比如,复古的线脚进行了色彩调和,小半层的门窗做弧边处理,呼应建筑的弧形门窗造型。
威海路77弄的威海别墅兴建于年,是混合三层建筑,属于现代派建筑风格。此栋建筑虽已有近百年历史,但风格简洁,较为讲究墙面质感和色彩搭配。这楼栋的底层商铺墙面改造延续建筑复古砖红色及细腻的拉槽面层,店招的设计选用双层级的处理方式,丰富整体的细节质感。
威海别墅改造前威海别墅改造后威海路-74号是静安别墅的沿街建筑,为二层的新式里弄建筑。本次改造恢复了建筑的历史风貌,如柱帽、柱脚的细节造型。市民还可以发现,威海路建筑的空调外机都统一都套了外罩,更加整洁。
入夜后,这些老建筑也呈现了别样风景。
威海大楼新增了转角处投光灯和窗框灯,使建筑的转角造型和内部结构细节在夜晚得以清晰展现。
太阳公寓则通过结合建筑线条增加线条灯,强化了拱形门等特色元素的夜间效果,让这座历史保护建筑在夜晚光彩夺目。
太阳公寓改造前太阳公寓改造后除了老建筑,延安中路路口的绿地更换了投光灯,齿轮雕塑的光影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使这处节点更加符合威海路的定位与风格。
静安区景观灯光管理部门介绍,改造前,尽管部分重点建筑原先就具备基本照明,但整体而言,街区漫步区域的夜晚灯光缺失,尤其是在行人漫步的视角下,街道空间的灯光效果不佳,未能充分展现威海路作为文化街区的魅力。
威海大楼夜景灯光改造后延安中路绿地里的雕塑百年银杏“走出”校园,街头还多了些景观小品威海路、陕西北路的二工大校园里,有一棵百年银杏古树,原来因为有围墙,只能看到古树的上半部分,很多人可能也不知道、未留意过围墙里面有这棵古树。
如今,古树外侧的围墙被拆除,整棵古树得以见其真容,与街区融为一体。古树下面新铺了树皮透水材料,围墙上新增了关于银杏树的科普知识介绍,对面则是二工大校史的介绍。
围墙的颜色、质感也有些特别。据介绍,材料选用了老工艺水刷石,呼应威海路的历史质感,并选用灰色系呼应校园内部建筑风格,在建筑墙面设置了威海路街区的文化展示及互动空间。
二工大围墙改造前改造后,古银杏显露出来围墙转角处不是直角,而圆角,这是为了柔化建筑形体,同时增添视觉延续性。转角墙上融入当下的潮流设计元素,布置了灯光和灯,还有造型特别的座椅,成为街头一景。
往上海展览中心方向走过去,民立中学分部外侧上街沿,也有一处景观小品,布置了人文历史介绍和照片。
威海路街头的小景店招店牌焕然一新,树穴盖板都打上了专属logo威海路沿街店铺的招牌也进行了更新,虽然这些招牌的背景是统一的黑色或者红色,背景板的材质也一样,但是上面店铺名字的字体颜色、字号、样式等都不一样,体现了个性化。
除了抬头看每家店铺的招牌特色,记者还发现,地面上行道树的树穴盖板也打上了“威海路”专属logo,细节感满满。人行道上的电表箱等各种表箱也统一罩了一层外壳。
行道树树穴盖板丑陋的各种表箱被罩了起来不过,让人觉得遗憾的是,一些新制作的招牌可能马上又要更换了。“威海路最近关了好几家店,有一天连关3家咖啡店。”一名在威海路上班的市民感叹道。
静安区绿化市容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静安区精品街区提升改造项目的重要内容,威海路风貌提升改造项目,旨在以历史文化为底蕴,融入先锋创意元素,打造一个集文化、时尚、商业于一体的多元文化潮流地标型街区,让这条南京西路核心商圈向南发展的后街第一界面有更好的漫行体验,给市民游客一个品味老上海独特风韵和别样风情的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xttz/1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