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游湖北文学作品丨再登*鹤楼组诗
“与爱同行惠游湖北”主题系列文艺作品征集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联指导,“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主办,聚焦湖北人文风光、灵山秀水、民俗活动和特色旅游文化活动,写美文、画美景、拍美片。作品征集时间为年10月20日起至年1月31日止,最高可获万元大奖。
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投稿踊跃,目前已收到文学、摄影、美术、书法、短视频等各类作品两千余件。
我们遴选其中优秀作品,展现给大家。
文学作品丨再登*鹤楼(组诗)
■再登*鹤楼
唐朝的某一天
一位身着长衫的诗人
波涛汹涌地,于长江之滨,蛇山之巅
以*鹤、白云、晴川、芳草、日暮、烟波
谋篇
以长江为墨,情思为笔
在一座楼上
构筑一座中国诗歌最乡关的家国
他构筑了这座家国
就写了一首诗
把*鹤楼的美、长江的美、武汉的美
乡愁的美、诗歌中国的美
印上唐朝的印章,装订在山河里
他的天空、他的心境,比诗歌更辽阔、高远
从此,他的生平、他的每一个足迹
都是一首诗了
向诗歌的方向行走
*鹤楼,向崔颢的方向飞翔
每一个上楼的人
都是一粒向上的文字
我知道,有两条捷径,可以直接抵达*鹤楼
一条是《*鹤楼》,让文官下轿
另一条还是*鹤楼,让武官下马
今天,我是翻越唐诗的脊梁,淌过庚子年的悲伤
一路快马加鞭抵达的
我想向崔颢请教,向苍天追问
一场民族之殇
究竟是诗歌中国里的哪一腔乡愁
玉笛横吹,梅花骨朵,将再次催开春天
一个人、一座楼、一首诗
在一场灵*的阵痛与震颤之后
越发的清亮、巍峨、神采飞扬
屏住呼吸。再次登上他、他们
接受一楼晨曦的洗礼
每一位在灾难中守望相助的人
都是展翅归来的英雄的仙鹤
■古琴台上忆知音
俞伯牙,居于巨大的幸福和忧伤中
泪水、往事、思念,是今夜深悬的琴弦
他身陷幸福和忧伤的漩涡里
他不知道,指尖的琴声,早已
漫过了长江,漫过了春秋,漫过了
高山流水所花开花谢的楚国
两千多年过去了,他也不知道
有那么多的人,会与他一起
同时身陷一条知音的溪流中
把流水当作曲谱,让更多的声音流淌
把高山当作听众,让更多的山峦鼓掌
即使,琴声,已经低得不能再低
钟子期,也会看见那些飞翔的琴声
在琴断口张望,比白云轻盈
比砍柴的刀声清澈
他听见,那些熟悉的琴声
一次次降落人间
居住他的心间
就像那场幸福的大雨
一次次把他从头淋遍
琴声,密密地缝补欢乐光阴
把人间的悲离高高擎起
放到云彩之上
让哀伤的我们,一生都够不着
古琴台,每天
随口说出的梦呓,都是伯牙、子期
■在晴川阁,钓一曲天籁
晴川阁
是汉水,或者长江里的一叶舟
掉进千年前的画中
我泛舟烟波之上
用骨节做成的钓竿,钓一曲天籁
我听见,大禹治水水乖巧流动的叮咚声
我听见,崔颢翻动诗卷高声吟唱的沥沥声
我听见,时光如风席卷而过的沙沙声
我听见,月光在楼门上蘸写家书的哗哗声
我听见,燕子双双啄春泥的呢喃声
我听见,晴川阁与*鹤楼目光的对视声
一曲天籁的合唱声里
晴川阁,宽大的衣袖里
藏着纸、笔、墨,以及声音的手
连他们的咳嗽,或者感叹
也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我得向晴川阁鞠躬
数千年了
他已经习惯站在禹功矶上,著书立说
推出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国,楚文化
习惯了站在江上向后人推出对偶、排比句
我,多想是他手中挥动的狼毫
从我的人生之旅,酣畅淋漓地泼过
■汉阳树,或诗歌树
崔颢的诗
把每一棵树都碧得绿油油的
崔颢的太阳
把每一片汉阳都照得亮堂堂的
无意中,我打开一册在追忆里青翠的书卷
用唐诗行走着的阅读
洗濯从尘世中带来的那么多尘埃
在凤凰巷
聆听一棵年的古银杏
用低沉的语调,讲述汉阳的峥嵘岁月、盎然诗意
我看见,传说中的银杏姑娘
和天空中,风一样飘过的银杏花
开成一幅刺绣的汉阳
画一样游过来
尽管,只有一棵银杏树
那也是
一个精神的家园
她,温暖地握紧我守望的掌心
目光慈祥且静美
我看见,家园的封面。一大片一大片的
银杏森林,已经开始浩浩荡荡地
住进诗里
来源
湖北文旅之声
出品
百度百家号鄂西地区官方账号
编审
新媒体事业部张楚舟(WeChat:Cheung_CZ)
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配合。
欢迎投稿,共话宜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xttz/10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