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下听父亲讲过去的故事五年级学

本文作者:胡圣哲五年级学生

金秋周末,父亲带我去楠溪江一个古村看银杏树。早听同学们说,今年看银杏树的游客比往年多很多,数不胜数,心里特别期待这次旅行。

父亲是个很热爱家乡的人,曾走过几百个村庄,对楠溪江真是熟门熟路。半小时的车程就直达目的地——银泉村。停好车,随父亲绕过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子小路。他边走边介绍,这个门台什么年代建的,那座大屋出过什么人才,如数家珍。我似懂非懂,只想早点见到那棵神奇的银杏树。

不一会儿功夫,转角的石子小路上落满了金*色的银杏叶,我拿起一片叶子仔细端详着,闻了闻,一股清香的秋天味道。再远远望前一瞄,银杏树的影子足足有几十米长。我兴奋地朝银杏树直奔过去,古老的石阶在金灿灿的阳光与银杏叶的影照下,显的即沧桑厚重又容光焕发朝气蓬勃。银杏树旁有一个古亭,古亭里坐着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的眼神有些忧郁又有些好奇。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似乎也在诉说着各种往事。

好大的一棵银杏树啊!我不由自主地喊了出来。走近一看,树上挂着的牌子注明有多年了。直径达2米多,需四个大人合围才能抱住这棵银杏树。站在树底仰望,枝繁叶茂,如龙盘虎踞,气势雄伟。

“唉!可惜没有飞机,如在天上往下看一定会很美”。我小声地叹气!父亲似乎看出我的心思。拉着我的手说:“阿哲,跟我来”。父亲带我到一个村民家的楼顶,俯瞰银杏树全景。周围的古亭、古渡、古桥、古民居、芦苇丛、蜿蜿蜒蜒的小溪、层层叠叠的的远山、蓝天白云,还有那村民牵着牛从田野归来。景色一览无余,如同一幅田园山水画。

接着,我们又来到小溪边捡石头、戏水,累了,躺在芦苇丛旁的鹅卵石上晒太阳。听着潺潺溪水声,父亲讲起了这个古老村庄的往事。

阿哲,我们今天来的这个村庄叫银泉村。银是白色之意,又代表银杏树。一语双关,故名银泉村。旧时,银泉村、玉泉村、白泉村,统称白泉。该村从北宋开始至今已有余年历史。相传,该村的祖先陈灏建村之时,发现白石穴里流出的泉水清冽甘甜,几百年来井水一直是乳白色的,故名“白泉”,期望后代子孙如泉水般品性清正。

示意图

明朝的时候,银泉村的祖先叫陈嘉昌。这棵银杏树,有人说是他种的,也有人称其热爱公益事业,看到自家屋前有棵银杏树,特看护下来。各有说法,但村民都为村里有这样一棵古树而自豪。

陈氏,在永嘉楠溪江是一个大族,历代白泉村村民耕读持家,力兴教育,发展文化,人才辈出。或守土卫疆,或廉明勤*,或戎马征战,或翰墨文章。当代中国*法大学校长、新中国诉讼法奠基人陈光中教授就是从该村走出去的杰出人士。

“阿哲,太阳快下山,我们该回去了”。我在半梦半醒中被父亲惊醒。似乎在听父亲讲故事,又似乎做了一场梦。边走边回头望着那棵古老的银杏树,他好像“活”了,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目送我们父子及许许多多远道而来瞻仰他的游客。

作为一个永嘉人,我渐渐理解、明白,父亲为何如此热爱自己的家乡。因为这种载体、历史、文化就是我们共同的梦里老家。祈愿银杏树老人,永享嘉福,长驻你我心中。

相关深度阅读

《古亭情缘》之白泉村:楠溪江银杏树下的传奇村庄胡圣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szxx/75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