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巡茶之旅大方茶

“夏喝龙井,冬喝大方”

最早听到这句话是十几年前,当时不太理解。直到遇到了大方茶。

喝过大方茶的味道,了解了工艺。我想,大方茶适合冬天喝,应该和其老火工艺,造就的风味有关系吧。

然而我问了当地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各位读者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夏喝龙井,冬喝大方”的原因。

或者你听说过什么大方茶和龙井茶的故事。

提起大方茶,介绍的时候一定会拉上龙井茶。

扁平茶鼻祖

《歙县志》记载,明代隆庆(~年)年间有一比丘(和尚)大方,曾在徽州歙县南乡老竹岭上的大方山创制大方茶。因其采制得法,制作精妙,其制品而售于国内者,有毛峰、顶谷大方等种类。有云:大方茶以老竹岭大方山产地而得名,故称“老竹大方”;或云:为僧之创制,以大方和尚之名命茶。其形平扁光滑似竹叶,色深绿如铸铁,又有“铁叶大方”之称。关于如何冠以“大方”为茶名,还有一段异曲同调的传说:年乾隆下江南,搜刮地方名产,诏令曰:进鲜贡品者,庶民可升官发财;犯人重刑减轻刑。老竹铺大方就是当年老竹庙的大方和尚创制的贡品,皇帝便“恩赐”以大方为茶名。这是常见的大方茶介绍。

不过,也有一些记载,介绍清中叶前大方茶与松萝茶没有制作上实质区别。

明清交替之际,谈迁在《枣林杂俎》中介绍了大方茶的制法:“近时僧大方制法,剪去尖末,号大方茶。”在近代徽州茶外销畅旺之后,松萝茶与大方茶的所指渐生分化,松萝为外销茶,大方为内销茶,外销茶在制作过程中需反复筛拣,而内销茶的筛拣相对简略。《从枝头到市场——清,民国时期徽州茶叶制造技术初探》

与松萝法相对照,可知当时松萝茶与大方茶,松萝法与大方法,所指同一。

关于扁平茶鼻祖,还更多文献研究思考的空间。也有松萝茶是“炒青始祖”的说法,等着大家一起探索,研究,论证。

不管怎么样大方茶明代就有了。

这次巡茶之旅,我们来到了歙县·山阳镇。(这个小镇有高铁哟)

高铁站拍的

老竹岭山路大方和尚制茶处,选址已荒废,只有两棵百年银杏树在站岗守护。两棵散发光芒的银杏树

下山的时候,遇到一位采茶完毕,正在下山的大叔。

每一片茶树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片叶子,出自勤劳的茶人之手。每一片茶树叶子,都是很普通的,这一片叶子,因为制茶人的智慧,可以在水中,大放异彩。老竹岭山下的一个小村子,名字我只能蒙着说,具体怎么写,我在和当地人交流的时候没有听明白。总之就是姓鲍的,姓洪的多一些。这条路以前是通往杭州的官道。这里民风很淳朴,一个大叔在门口吃饭,听到我们在找岳王泉台,他很热情的放下碗筷带我们去,还给我们介绍这个村子的历史。水质非常好相传,当年岳飞伐山开路,过老竹岭,达岭脚村,因士兵干渴难耐,便用剑刺山石,引来泉水沽沽。民国许承尧修撰的《歙县志》载:“在老竹岭下,武穆率兵过此,掘石得泉,色白。居民筑台石上,泉自下流,因名岳王泉台’”。这个小狗,很凶,汪汪叫。你看它那眼神,很狂,很傲娇。这几天做茶太累了,我先写到这里。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szxx/144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