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的天然云锦杜鹃,古时就有的大瀑布
地球上天然植物总令人惊奇,银杏树最早追溯到2.7亿年前,有些三千多年的古银杏,在西安有唐太宗李世明种下的距今也有一千多年。杜鹃花起源于一万多年前,是三大天然花之首。
高山上的杜鹃花是大自然的奇幻又带着浓浓诗意的美景。发现良渚文明的第一人施昕更曾说,在良渚镇东有一条不显眼的小石桥,叫映山红桥,当时在造这座小桥时,对面的荀山满山遍野绯红的杜鹃花在西面阳光的映照下,那是多么美的一道奇景,或许五千多年前的良渚人在这里发现了杜鹃花的山水才在这里建造了古城。
天台山,素称“佛宗道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灵栖息的好去处,也是文人墨客倾慕之地。在天台山上,从石梁到华顶是条唐诗之路和霞客古道。
攒峦夹翠,多姿多彩。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中说:“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那时的山路是长满柴草,步步艰难。千年云锦杜鹃就藏在海拔米之上的华顶山,是华东最大的高山杜鹃林。云锦杜鹃古称“娑罗”,带着一份灵气出现在人类的眼前。
四季常绿高大的灌木,高约四五米,主干分明,旁枝逸出,花蕾形如鸽蛋,自头年7月孕蕾至次年5月花开,足足“十月怀胎”。每年立夏前后,紫红、粉红之花竞相开放,由十数朵小花组成一朵大如碗口的花球,一树千花,似牡丹、似芍药、似芙蓉,绚丽夺目,馨香袭人。
如锦缎般的霞彩,那昂首怒放,浩浩荡荡在云海中之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杜鹃之王”。它以“苍干如松柏,花姿若牡丹”示人,唯天台华顶山独有。登高望远,连徐霞客也感叹“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繁花似海,堪称奇观。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9日记》一段:初四日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以下坠。天台山石梁飞瀑,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似乎来自于大自然的奇思妙想,日久流水形成石桥,当水流穿越石桥时形成一道银白色的瀑布,真是天作之台。“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仰望飞瀑,忽然觉得由天际溢出,如天上的雪花般喷流直下。
天台山就是仙霞岭的余脉,而天台山的余脉再伸入东海,就成了舟山群岛。位于天台山境内桐柏山西麓的天台山大瀑布。被阻隔了60年的深山瀑布,曾经消失的它于年4月12日又重新流动了起来,高米、宽米,比亚洲最高的瀑布高11米。
天台山大瀑布从南面的岩石上看似雪崖,“诗仙”李白甚至在一首诗中说:“日出红散,明霞照雪崖。”宋代的杨企仙曾说:“瀑布山,天台西南峰水。”九级瀑布犹如一幅立体画卷,倾泻而下,气势磅礴。时而宛若江南女子,妩媚,绰约,缥缈。时而亦真亦幻宛若仙女舞素练,婀娜曼妙、回眸顾盼;时而奔腾决然、义无反顾、风雷贯谷,其气势磅礴、豪迈逐澜、纵横捭阖,疑是银河飞泄涤尘埃。
月光冷,地上寒霜,冬日即将来临,进山走走,寻一份清静,体悟天然胜境的温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szxx/1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