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积极修复保护锥子山活化石
在蚌埠市锥子山森林公园栖岩寺遗址处的银杏树,树龄约年,胸围在7米,主干三人合围,树高25米。据《蚌埠市志》记载此树植于唐代。《中都志》云:“银杏树围可两丈,根盘石缝间,枝有乳下垂”。清代,清军与捻军作战时,曾炮轰白石山,银杏树遭劫难,树枝被烧光,树干炸开,成为三杈。驻兵撤退后,寺僧浇水培土,古银杏竟重抽新枝,渐渐复活。斑驳的树皮,嶙峋的树干,三瓣的树身,还有树叶中若隐若现不愿示人的银杏果。千年的沧桑,让她见证了白石山的巨变。作为活的文物,她以顽强的生命传递着古老的信息。这棵银杏树被列为“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名录”。为使这棵历经风雨的古树更好地生长,有效保护古树,经开区管委会邀请具有古树修复资质的广东飘之绿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制定方案,区住建局牵头负责,区经贸发展二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锥子山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全程参与,针对树干有洞,树冠有部分枯枝,树干有树皮枯死、脱落,有雷击折断树枝的情况,按照省绿化办(皖绿办﹝﹞4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蚌自然资函﹝﹞45号)、区绿化委(蚌经区绿委﹝﹞6号)文件要求,5月20日开始修复工作。按照修复方案要求,对古银杏树进行补洞,去枯弱枝,促发新壮主干外露木质部防腐处理,松土、培土,在雷击断枝部位撑三脚架进行保护。为提高古树的观赏价值,对修补完的树洞进行修饰处理,恢复原有风貌。6月15日下午,区住建局牵头邀请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管理站、市园林处等专家对古树修复现场评估及验收,并在管委会五楼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总结评估古树修复工作效果,并提出下一步古树保护若干措施,这次修复将对古银杏树生长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文:任丹图:张宏)
上一篇文章: 安徽绩溪旅游文化之祠堂徐厚冰工作室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dlfb/14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