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知青岁月三回顾知青生活2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小说连载《知青岁月三、回顾知青生活》20、知青生活

(内容提要:小邹和省轻工校老红*田校长的儿子,同生产队一起当知青。因生产队照顾他们,日子比农民稍微好过一些。)

驻灌县的省轻工校老红*田校长的儿子,田嘉陵和小邹一起当知青。他们各自住生产队搭建的茅屋,由县下拨知青安家费元钱搭建成。两处茅屋都是稻草盖顶,木头架子篱笆壁头。嘉陵的草屋在高姓农民的院子里,小邹的在生产队水碾子旁边。

都江堰市秋天景象,*叶子的是银杏树

田嘉陵个子比小邹高大,生产队给国家仓库的油榨碾上菜籽,他最多挑过斤的的担子。而小邹最大限度只担过斤,两年知青期间他们都学会了栽秧子、打谷子、挑粪等农活。只是小邹干活要多些还能和农民一道,从城关的都机厂挑粪到生产队。跑一趟单边路程约4公里,全部担子连桶带粪加扁担共斤。由于小邹学会左右换肩,中途只在县氮肥厂大门前,粪桶放在地上休息一次。

这些年小邹他们生产队有亩水田,加上知青正好人。另有10多亩旱地全部种菜,到时候生产队的全体,都能分上一些长成的蔬菜。生产队公房保管室,为长5间木架房草盖顶。四面墙壁为下半截木板裙装,上半截泥糊竹编。公房前面是三合土的晒坝,后面是泥巴晒场;还有一长宽各有几米的硕大麻窑,合计面积2亩以上。

在两年知青生活中小邹看到,队上每年都要按上面下达的计划,种10来亩田麻。每年种麻砍麻包括窑麻,都是老农民、老把式们在做,至于剥麻更是老农们的专长。晒坝主要凉晒谷子、麦子和油菜籽,有时也做打麦子、菜籽的场地。泥土晒场主要是凉刚出窑的麻,堆放生产队几条耕牛吃的谷草等。

有趣的是生产队公房屋檐下,挂一节火车用的铁轨约1米长。社员们出工的时候,队长要用石块敲响一阵子,声音还响亮得很。其他生产队有的是汽车轮子的钢盆,有的是块钢板总之是敲得响的。这些玩意儿都是用最粗的8号原丝即铁丝,从屋檐的挑枋上吊下来,拴在离地面较近的地方,防止万一滑落打伤人。

多数时候由队长本人,拣地上的石头敲击发出上工信号。大战红五月时早工、上午、下午、夜班,一天要敲边敲响4次。农闲有农活才由队长每天上午、下午敲响两次。一百多亩水田和少量旱地的生产队,因为有一百多号人实际上没有多少农活。另一方面生产队要完成,一年两季即大春、小春的生产活动,也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也是公社大队生产队体制,粮食生产、经济活动,都不能发展好的原因。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年,灌县先试行、后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这时候老邹在县委办公室工作,参加了这项工作的全过程。他见证了农民群众,一下子都焕发出冲天的干劲!灌县一直不能发展的粮食生产,从年总产量2。8亿斤,上升到年的3亿斤,年的4亿斤!农村人平分粮,也从原粮多斤,上升到斤!

还说知青时候,生产队保管室吊着的铁轨,偶尔有小孩子淘气也拣石头敲响。这里总会有大人站出痛骂他们,因为这玩意儿发号司令不是谁都能弄响的。

灌县农村至那三年,农业学大寨实行大寨式记工法。即一天算1个工、半天半个工、四分之一天算1哨工。小邹他们生产队1个工即1个劳动日,最高10分、最低5分,评分的时候还要看*治表现。社员们给小邹评8分,嘉陵评9分;上都机厂担粪一趟算半个工,两趟1个工。由于没有量化有的社员粪桶很小,中共*员、队长王长贵是公认的大力士,他的粪桶最大全部称完斤!

年全县重新实行评工分,从都机厂担粪斤评5分。小邹在街上看到这时候生产队的男社员,他们上街担粪用的桶,都是记分员称重量又作了记号。评工分后男社员挑着多斤担子,走路如小跑一天起码要担4趟,最多的要跑5趟或6趟。原来老是担不空的都机厂茅坑,再也架不住社员们挑粪。

这幅照片能体现都江堰市,雪山之下城市的特点

话还是回到知青时候,在生产队偶尔需动笔的事由小邹做,动嘴的事由嘉陵去。他能把小邹用毛笔写好的,给公社的生产进度喜报念得朗朗上口。嘉陵还教会小邹唱歌剧《江姐》里,双枪老太婆儿子华为的唱段:   

  (白)江姐!

  (唱)你看那高山巅白云间罗喂,

  隐约约露出了红星一点。

  我好像看见那里红旗在招展,

  我仿佛听见妈妈在召唤~妈妈在召唤!

  我妈妈跟着红*闹革命,

  风雨中战斗了多少年。

  到如今两鬓如霜人未老,

  双枪震撼哎~双枪震撼华蓥山!哎~~。

……。

前面章节说的嘉陵父亲老红*,是省轻工校的田校长。母亲是抗战期间从国统区,奔赴延安的热血女青年;现在为三八式的老干部,时任省轻工校的劳资科长。嘉陵和小邹还相约今后招工,如果是县级单位就小邹去;如果是地区级,省级单位就嘉陵去。后来年12月,公社果然推荐小邹去县氮肥厂;推荐嘉陵去*工科研单位明光厂,几年后又调到省城图片社。

也不知怎么回事?这年头肥皂、香皂的供应很是紧张。可能是文革期间,人们都争斗革命去了,生产反而放松了!城镇居民,农村人等,都只能凭号票供应一点,勉强够家庭洗衣衣服而已。小邹当知青下乡,不能从家里带肥皂,但嘉陵能够带一些。董家碾水渠起水处的走马河左支渠,就在9大队4生产队的范围内。左支渠对岸即是书妹家的,东风蔬菜大队3队。

左支渠流淌到这里水面较阔、流动慢、流水深,是处游泳的好地方。夏天生产队的青少年,以及邻近队的人。都喜欢在这里洗澡。小邹和嘉陵也会来这里游泳,这时候嘉陵会带上肥皂、香皂。他和小邹相约,洗身子时用肥皂,洗头时用香皂。因为他父亲是红*、母亲是八路*,享受老干部待遇,肥皂、香皂的供应相对充分一些。

知青两年小邹他们4生产队,第一年工分值每个劳动日0.55元,第二年0.50元。除去分粮小邹第一年分红40多元,第二年分红元。第二年即年多的几十元,一是来自参加大队的“一打三反”工作队。二是参加公社的文艺宣传队,这两项活动让小邹比上年多了约个劳动日。也是前面说了因为生产队人多田少,真正有农活干的时候并不是好多!

生产队的水碾每年要忙活大半年,一是碾米、二是打面。来碾米、打面的本队、外队,集体、农户的都有。如果是生产队集体,碾米一般由小伙子们劳作,打面则由姑娘们做。两者相比打面要轻松些,因为都要挣工分所以轮换着进行。小邹当知青两年记忆中生产队打面,是他居家草房最热闹之时。因为这时候姑娘们晚上看守面和小麦,夜晚加餐须在他的草房中做顿煎饼吃。

如果是小伙子就不行,队长或生产队干部,要叫他们轮换回家吃东西。姑娘们晚上不能在外行走,人身安全要紧!做煎饼的时候大约晚上9时许,她们中的两三个人,端上一面盆的麦面来到小邹的草房。先用冷水和好面团,然后有的在饭桌上用赶面棒压薄;有的在灶下烧火,有的在灶上锅里摊薄饼。菜油绝对没有全生产队社员,包括知青每人每年只有4斤。

小邹有一只铁网眼的5磅热水瓶,这时候他的任务只是提前给姑娘们烧一瓶水。其余就不再做什么也插不上手,如果他想帮忙姑娘们会叫他让开!作为回报她们总是要把一些煎好的薄饼,约1至2斤留给小邹。烧的柴草也是生产队的,队上分菜杆麦草等烧柴时,她们也会以晚上要在邹知青家做加班饭为由,尽量多给小邹一些。为了表示感激姑娘们煎饼时,小邹曾试图用二胡拉几首歌给她们听。但姑娘们谁也不赞同,她们中有人甚至说:“二胡声音杀鸡杀鸭的,等吃饱了再给我们拉!”

已经列入非物质遗产的都江堰放水节图片

  “等我们吃饱就是半夜,邹知青早就睡了。”

“没有睡也不能拉,哪个半夜三更还听二胡?”

……。

大约晚上10点过钟的时候,姑娘们做好煎饼端走。

生产队的农村姐妹中,一个叫玉华的留给小邹很深的印象。因为有一次她居然在自己家,给小邹一捧板栗有8个之多。而且是用她满是茧巴的小手,捧着递到小邹手上的。那天全生产队的男劳动力,在距成灌公路53公里桩处,仅一块田远的玉华家——钟家院子担粪。生产队社员家的茅坑分两下,一是猪尿粪、二是人尿粪。猪尿粪种大田庄稼归生产队集体,人尿粪归社员家用来种自留地。

猪尿粪以猪的重量记工分,每年两次由队长或副队长,带上些人挨家挨户进行。他们带着称猪的木头笼子,和一只硕大的木杆称,把各家的猪过称记录在案年底总评。然后还有每年几次,也是由队长或副队长带着人。用竹杆比划各家各户,猪尿粪茅坑的深浅。为的是防止有人偷用了公家集体的猪尿粪,如果发现了一定重惩不绕。笔者年在土桥乡下,当县上派驻工作队时。曾见到有社员为4鸳篼干猪屎,最多20来斤,被生产队罚没工分的事件。生产队使用猪尿屎时,要一次担完一家人的猪尿茅坑。

小邹他们知青享受生产队给的特权,可以用集体的猪尿粪肥,种他们每人3厘自留地的菜,因此他和嘉陵两人种的菜都长得好!但是也接不上吃,当时男女知青都流行看书下饭。这样只要一点点红辣椒或胡豆瓣,就可以吃好一顿饭。但这样一来粮食又不够吃,只好每顿饭控制着肚皮。

知青吃肉是每月半斤,肉计划由生产队农民卖肥猪均出来。当年农民每向国家即县食品公司,交售一头肥猪国家返还35斤肉,再供应斤小麦、大米或玉米等原粮。原粮全部归农民个人,猪肉农民个人只有15斤,其余20斤归生产队。由队上以肉计划的形式,给每个社员包括知青每个月分配半斤。

如果本队农民卖猪少就少分,卖猪多则多分配。文革前至年,国家返销的每头猪35斤肉,全部给售猪社员。至年文革时期才这样干,部分给社员、部分给生产队集体。甚至发生前面章节中提到,“秀姑娘家某次把两头肥猪的肉,全部自己买走了,为此还在生产队闹了些风波。”直至文革结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猪肉才敞开供应城镇农村全社会。

玉华家有父母,还有1个大几岁,队上人叫钟麻伯的哥哥。玉华年近20,人长得好!哥哥也是一表人材,只是脸上有些麻斑,年龄已经超过25岁。进入“年过二十五,衣烂无人补”,即农村大龄青年的行列。

钟家父亲即玉华和麻伯的爹——钟三爷解放前帮长工,主人是地主、保长还兼营炮竹生意的*花炮。他们居家的院子是*保长喂养耕牛的草房,解放后土地改革就分给钟家了。钟三爷对姓*的主人家印象好,说他开明有远见。主要是年农历腊月二十五,当地发生“二五”叛乱的时候。*坚决不准他这个保的青年们,包括钟三爷这样的人去打解放*!

*保长做炮竹生意,走南闯北也见多识广。这人认为国民*好比一头牛!脑袋在南京、上海,尾巴在四川、成都。现在牛的脑袋已经被砍掉,牛的尾巴还摆动得几下?

*保长本人清匪反霸的时候,被人民*府枪毙,主要罪行是他有两次残暴举动。临近解放的时候,把县城里来乡下偷菜的小撬狗——两个10多岁的少年给打死,其中之一还是*亲手用枪打的!国民**府推行中国明清以来保甲制度。根据这个制度农村、城镇的乡、保长之类,即可以打土匪为名杀人!小邹还听说同时期刚解放时,灌县聚源乡某保长被枪毙,是因为手发痒胡乱开枪杀人!这人用自己的手枪,打死两个过路的叫花子,随口诬蔑别人是土匪?!

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乡勇之手,乡勇即保甲制度的产物。清中期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所率领的湘*最初也叫湘勇,这也是保甲制度产生的。在灌县只是~国民*执*的22年,全县非正常死亡共数千人,平均每年近人!主要都是乡、保长之类的给杀死的。所以年解放后,清匪反霸的时候;灌县乡长、保长之类的人,很少能活下来;他们手上几乎都欠下有,人民群众的血债!

另一方面土匪、*队也杀人!解放前灌县玉堂乡土匪袁旭东,为匪近30年。年被国民*府招安,于是在玉堂场买地建房。年他在玉堂乡自己家,为被他打死、或跟着他,被别的武装打死的。*榜公布有名有姓共人,无名无姓的不知多少人?袁旭东为这些做三天道场,以超度他们的亡灵。~共38年,期间国民*府灌县驻*,横征暴敛几度和地方民团冲突。动辄打死几十、数百人!群众水深火热之中。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服务》文章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

小邹担粪时去玉华家的原因是好奇!听说钟家有一眼集体化时没有入社的牛圈。现时钟三爷和钟麻伯父子俩,就在这眼牛圈里铺床睡觉。还有社员取笑说,钟家的一眼牛圈里关了两只牯牛!钟三爷身材高大年龄60多岁,麻伯个子稍矮小一些。

都江堰鱼嘴分水堤,就像是大鱼出行图片

走进钟家的院子,四周浓密的竹木树林掩映,还有一丛其他地方少见的紫竹。然后是一排5间低矮的草房,玉华和母亲住一间。一眼木质很好的牛圈占一间,屋里面铺了两张单人床,然后是猪圈房、饭厅、厨房等。钟家人当然不知晓小邹来干什么?只以为他担粪顺道参观。好客的玉华抓了一捧自家树上,收获的板栗递到小邹手上。

没过多久玉华就支援修成昆铁路去了!听人们当时传闻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说:成昆路要快修。再修不好我骑毛驴也要到攀枝花!阅者须知当年的毛泽东主席,说这话的时候已经77岁。并非他“老夫聊发少年狂”,想去四川的攀枝花市旅游,而是美国在越南已经大打出手。

几十万美国陆*在越南南方,疯狂进攻南越抗美武装。几艘航空母舰,带领的几支庞大舰队,游弋南中国海。从航空母舰上面起飞、还有从关岛等基地起飞的美战机,大肆轰炸越南北方。甚至有美国*舰,靠岸炮轰越南!战争有可能打到中国来,成昆路将是我人民解放*保家卫国的生命线!

年元月小邹当知青的幸福大队,组建了一个女民兵班。和灌县其他公社大队女民兵,共同组建一支女子民兵连,去支援修成昆铁路。幸福大队的人们敲锣打鼓,把10个胸前戴着大红花的姑娘送到县汽车站。灌县的女子民兵连在这里汇集,然后乘车去西昌成昆线的铁路建设工地。

姑娘们神情是高兴的,在小邹看来玉华还意味深长地朝他笑了笑!旁边还有本大队的农村小伙说:“咋个尽把好女子给挑走?”小邹打听过说是灌县去的女子民兵连,主要负责给修铁路的男民兵们煮饭等后勤工作。后来她们中的有些人,包括玉华留在铁路上就业,还和铁路职工组建成家庭。

玉华走1个多月的这年春节,腊月三十中午钟三爷像疯了一样从院子跑出来。在门前种了油菜的生产队田里打滚,还拔起些油菜乱扔!这里既是公路边又靠近城关,立马围了许多人观看,有汽车司机顺道进城报警!在县人保组干警的带领下,解放*县中队来一些,手持56式半自动步枪的战士。说是县革委领导以为有阶级敌人破坏!此乃新春佳节之际,保护群众、保护生产要紧。

经向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询问,原来是贫雇成分的家庭闹纠纷,一阶级斗争没有关系。起因是的钟麻伯母子俩,从年三十这天起要和钟三爷分开过。钟三爷事前毫无思想准备,一时气急就跑到土地改革时,曾经分给自己的田里撒野打滚。接下来自然是县人保组和县中队战士们撒离,公社大队生产干部,批评钟麻伯、安慰钟三爷。还责成父子二人,在生产队社员大会上检讨。

都江堰丰水期图片,稻田水足慰农心

小邹参加会听了钟三爷的检讨,其过程是年三十本来该一家人吃顿团圆饭。但钟麻伯母子把一块肉、一块豆腐和一些菜,在灶头上分开,说是让他一个人过!钟三爷一里气紧,故有在过去自己的、现在是生产队的地里,打滚扯菜子等荒唐之举。麻伯则在检讨中说:钟三爷年近70岁已经不能干活挣工分,但饭量仍然很大吃得太多!如果说分开过大家都可以节约一点。

社员、干部都指责钟麻伯不对,说这是虐待老人的行为!此后钟家父子、母子三口又一起过了。(山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dlfb/109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