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研究银杏二萜内酯对脑血管栓塞支架
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过,在术后还需要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减轻血管狭窄程度,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的 限度恢复。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后,应用银杏二萜内酯类药物时,可有效保护脑血管,减轻脑血管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院行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时,即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效果较为理想,现对此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1.病例选择年7月-年7月行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86例,男52例,女34例,血管狭窄程度67%~89%,平均(77.4±3.4)%。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2.纳入标准①.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且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
②.尚未接受任何治疗;
③.均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参与;
④.排出出血倾向严重、存在手术禁忌症、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
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治疗。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次/d,连续7天;
②.口服氯吡格雷,75mg/次/天,连续服用三个月;
③.口服拜阿司匹林,mg/次/天,连续服用三个月后,服用剂量减少至mg/次/天。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于生理盐水ml中融入该药物2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周。
3.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管狭窄程度,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量表,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治疗前后血管狭窄程度、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管狭窄程度、NIHSS评分、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术后并发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3例患者中,3例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7.0%,均为轻度过敏反应。对照组43例患者中,3例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7.0%。轻度过敏反应2例,恶心1例。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临床行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时,可使供血区再灌注恢复,促进脑血管缺氧、缺血症状得到缓解,效果较好,但患者术后较易发生血栓、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再次损伤脑血管,不利于患者的良好康复,影响预后情况,因此,还需在术后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预防并发症,保护脑血管,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术后,常规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包含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尽管可一定程度的预防并发症,但患者需长时间服药,增加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降低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银杏叶通过一系列纯化处理,获得了银杏叶中含量较少的银杏二萜内酯,制成注射液。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能够通过拮抗PAF受体发挥抗栓、抗炎的作用等,应用到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后,缺血区域脑血管组织可被明显扩张,使血管阻力减轻,预防血栓形成,改善缺氧状态,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后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时,可有效的保护患者脑血管,减轻血管狭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年3月第2卷第6期
周林国、尹丽丽、邵泽涛
滨州医学院、医院
折耳根
参考文献
向下滑动阅览
[1]赵国庆,李岩松,姜晨辉,等.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15(30):-.[2]李远志,段传志,张炘,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16(10):-+.申明:本文仅用于专业医学人士学术讨论与交流目的,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医疗处方、诊断意见或治疗方案。康缘尤赛金对与本文有关的任何纠纷不负有任何责任。
精彩回顾
卒中研究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SCI专栏
银杏二萜内酯通过TLR4/NF-κB途径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IF=3.)
卒中研究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estrin2、同型半胱胺酸、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
指南解读
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与恢复期概念的 权威解读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pjs/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