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银杏树
我的老家座落于九十九岭坡南麓,两年前刚开通马路毛坯,是一个民风纯朴、民俗浓郁的侗族小村庄。村里一条清澈、甜美的小溪,一座多情别致的风雨桥,还有那满身金*落叶纷飞浪漫的银杏树共同点装着村庄的美丽与和谐。似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画境。
听祖辈讲,老家金凤的多数人家在很早以前为逃避战乱从江西逃难过来的,至今我们称呼江西人为“老表”。弹指一挥间已离开故乡二十多个年头,老家的一草一木都留下我太多难忘的回忆,那棵古老银杏树更是令我*牵梦绕至今不能释怀。
银杏树长在高盐岚空旷的田野上,到了寨门 眼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棵树。它高大挺拔的身躯威严的挺立在山岗上,无论春夏秋冬任凭风吹雨袭,始终犹如一名刚强的勇士,岿然不动,紧紧的庇护着寨子,风调雨顺、人丁兴旺。银杏树见证了村庄年年岁岁的花开花落、盛衰沧桑,目睹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长大、老去……
说不清这棵树有多少树龄了,左邻右舍都说是棵古树,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站在树下,抬头仰望,只见庞大的枝桠撑向蓝天,粗壮的树干,虬突的木结,龟裂的树皮,盘根错节的根爪犹如伸开的千手深深地根植于泥土中坚不可摧,几个伙伴手牵手合抱也没能抱得过来。这棵古树,它除了经济价值以外,还有许多传奇的故事,伴随一种感恩的特殊情怀。
我家有块菜地就在树脚边,孩提时代我和邻居小伙伴就常常在树脚下玩耍,捉迷藏、荡秋千、躲猫猫、玩弹弓射鸟巢,弄得满身*泥,一脸花猫,尽情的享受着童年的天真与快乐。
夏天,银杏树枝繁叶茂,一片生机盎然,农人们放下手中的农活,横下锄头把柄或扁担坐到树脚下乘凉避暑,你一言,我一语,拉起家常,说说笑话,仿佛置身于世外仙境,不时传出一阵阵欢笑声。说到兴起时触景生情,嘴中吹着木叶唱起了山歌:“天气暖嘞花儿开,远山的绿叶哟泛青光,知了省哟省哟树上唱,那汪汪的田水哟微波荡漾,阿哥阿妹哟快来播种秋天的希望……”树枝上一群喜鹊也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时而婉转歌唱,时而打闹嬉戏,飞来飞去捧场凑热闹。据说银杏树只是招来喜鹊、*鸟、画眉等良禽鸟类筑巢居住,不欢迎白鹤、秧鸡等偷吃农人田鱼之类的奇葩鸟类在树上停留,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良禽择木而栖”的缘故吧!解放战争时期,地下*为隐瞒身份就有“*鸟于飞,集于灌木”之说,可见银杏树也有灵性,它明辨是非,泾渭分明,出于污泥而不染,是正气、清白、嫉恶如仇的象征。
到了秋天,银杏果实也慢慢成熟,这棵银杏树结的果实至少有几百斤,村里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在农村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娃娃上学、家用油盐主要靠喂猪,那时候不够粮食吃,喂的猪也不肯长,一般要2年左右才能出栏,有的年头遇到摊派“上调”食品站的任务,还不能吃、不能卖。上山采摘构皮、五倍子,拾掇银杏果是我们攒足学费的主要来源。每天太阳刚露出鱼肚白我们这些小伙伴就提上巴娄到高盐岚去捡银杏果,放学后也来不及搁下书包就直接到树脚下寻找别人捡过遗漏下来的果实,每天都这样,由于果皮腐蚀性很大,我的十个指头都脱了一层皮,但我还是很开心,把拾到的银杏果打净晒干过后就可以卖到供销社了,攒足了学费,开学时父母就不会再为我的学费发愁。银杏果不仅能卖好价钱,据说还具有益肺、治咳嗽、护血管、抗衰老、延年益寿等功效,把果实放在炭火中慢慢温烤,飘出一股刺鼻的怪味,很是难闻,待烤熟后剥去外皮,把果心放入口中味道却鲜美致极。不过听父母讲银杏果只能吃3至5颗,吃多了会引起头晕、呕吐等症状,为此,我们兄弟姊妹也不敢多吃,现在想起来或许是因为父母想多卖得几个钱而哄哄我们的托词罢了.
在那贫困的年代,这棵树施以“扶贫济困”,帮助过无数的村里娃摆脱困境走出了大山,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摇钱树”。村里的人都很尊敬它,崇拜它,把它当成了心中的神树来膜拜。有些人家小孩生病、家庭不顺时每年的二月二都会提上一壶好酒一刀好菜前去进行祭拜、“热桥”,给这棵神树捆上红布、斟上一杯薄酒,点上一炷香,祈求树神保佑小孩消除病痛、健康成长。我们共产*人不信迷信,但这些习俗完好的记载着村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对这棵古树的深深敬仰之情。
严冬,大雁南飞,村庄的壮劳力也都前往沿海打工创业,许多菜地已经荒芜,银杏树下长满了杂草,经霜的树叶渐渐枯*,一片片*叶在北风中簌簌落尽,那棵银杏树依然伫立在山岗上,更显英俊、挺拔。
(作者的家乡是在:天柱县石洞镇金凤村)
回复查看:秀美黔东南之印象苗疆。(不管看多少次,依然那么美)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
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pjs/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