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幽苑散文银杏树,银杏园
银杏树,银杏园
作者:幽谷静雅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发现于亿万年以前,树中的长寿星,被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它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需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有“公孙树”之称,其含义是“公种而孙食”。 近年来经过科技人员的辛勤培育,新品种银杏树大量上市,它们不再是公孙树,栽上几年后就是盛果期。随着银杏果实的增多,餐桌上、超市里出现了它们的身影,一道味道甜甜的银杏羹,一包香脆的开心果,让人唇齿留香,久久地回味。 银杏树很美,树干清秀,枝桠婆娑,叶子像一把微型的扇子,深秋一片金*,映着蓝色的天空,别有一番神韵。这样漂亮的树种在我们村却是谈树变色,很多人的忌讳。 十几年前有朋友送我一盆银杏盆景,树形修剪得体,令人赏心悦目,我满怀欣喜地带回家,母亲看见了一瓢冷水浇到我的头上,“拿回这个干什么,不吉利,赶快拿走!” 我知道罩在母亲心头的阴影是什么,看着银杏心里千万个不舍,“这是盆景不是树!”任母亲说破嘴皮我也没有扔了,它由小变大换了几次花盆,到今天仍然没有结果,虽然有些失望,但是每年看它叶生叶落也是一种情趣。
我们村子很少有人栽银杏树,据说它们是有灵性的植物,传说总是和迷信挂钩,如果它与某一件事情巧合相遇,再经过人们的渲染,迷信也会变成事实。我小时候,村里有五棵百年以上的老树。那时候是生产队,五棵树中有三棵银杏,一小队一棵,三小队一棵,四小队一棵,我们队是两棵老槐树,三棵树中三小队的那棵 ,有二百多年了,远远望去,几棵树从东到西罩住半个村庄,特别的醒目。 四队那棵树不是太大,两个大人就可以合围,它在一户农家院子里,主人辈分很高,人们都叫他“四爷爷”。四爷爷有六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人多力量大,父子几人齐心协力五座院落建起来五个媳妇娶到家,轮到小儿子建房娶亲时,儿子们各自拉扯一个家谁也没有能力帮小弟建房。四爷爷瞅上了院里的银杏树。这棵树的果实,每年可以给他带来百十元的收入,是他的摇钱树。本来有这棵树的收入四爷爷建房不是困难,事与愿违,这棵树随着儿子们的成家成了家庭矛盾的焦点。每年秋天卖完银杏,妯娌几人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公公身边分摊这些钱。按理说这个应该属于四爷爷,但是儿子媳妇们说的也有道理:树是祖辈留给后人的的,分家没有分树,常常为此事闹得不可开交。这棵树是财神也是麻烦,老夫妻俩为此生气烦恼。为了家庭的安宁,让儿子媳妇们断了念想,让家庭平静下来,四爷爷决定把树卖了,虽然心疼也只能舍弃。刚巧,一家国营企业急需这种木材,出高价砍伐了这棵树,四爷爷用这些钱给小儿子建了房,娶了媳妇,剩下的给女儿打了嫁妆,女儿高高兴兴地出嫁了。家庭安定下来,四爷爷和老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过了不到一年,四奶奶得了一种怪病,又哭又闹,药物针剂没有任何疗效,医生束手无策,去住院也不见好转。有老人提醒四爷爷说是不是杀了银杏树的缘故,百年老树是有灵性的,有*魄的,四奶奶因此中了邪,要不要偷偷地找个神婆破解一下,或许就会好的。那时候正是横扫牛*蛇神时期,四爷爷不信,也没有哪个神婆有胆量敢出头。经过几个月没日没夜的折腾,四奶奶去世了,人们似信非信*神论,议论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了。 这件事过去半年,那个买银杏树的公司又来人了,他们看上了另两棵银杏树。一小队的树是集体的,队长说了算,他不顾社员的反对,价格谈好很快就伐倒了。三小队的那棵树主人姓王,王大叔听了价格有些心动,就和老伴商量也想卖了它。老伴一听不同意,每年卖白果多好,一年三四百元,那是长流水,再说还有两个儿子,儿子们也不会同意的。王大叔听从了老伴的建议,卖树的事情就搁下了。后来经不住买树的一再磨叽,终于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只锯树的部分子枝卖掉,最下面的几个子枝也很粗大,王大叔卖了四枝子枝,他喜滋滋地点着手里的钱,暗自得意自己的聪明。
日子如果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巧。又是不到一年,王大叔得了病,胸闷气喘,四肢无力,面*肌瘦,医院医生不能确诊病情,过了没多久就去世了,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一小队的队长也突发疾病,晚王大叔两个小时也走了,两个人同一天去世,同一天出殡,这个结局又让人联想到四奶奶的去世,于是关于银杏树有灵*的事情又一次在人们口中传得活灵活现,听得人心惶惶的,晚上经过银杏树下都是快步走过,好像**随时出现,人人对它充满了恐惧。 王大叔的树下原来是三小队的村民集会的场所,自从王大叔去世后热闹的树下再也不见人影。那些孩子最喜欢在银杏成熟的季节天天泡在树下拣拾熟落的果实。老人们说它可以治疗咳嗽,不知道真假还是心理作用,冬天咳嗽的时候,用豆油炸几个银杏果吃,咳嗽就会真的好了。当然孩子们不是为了咳嗽,而是为了馋嘴,在做饭后的余火里烧熟几个银杏,剥去外壳,那绿色的果肉黏黏的,甜甜的,好吃极了。自从王大叔去世后,那里成了禁地,大人们很少过去,小孩就更不敢涉足了。 事情还没有完,两年后大叔的二儿子又得了和父亲一样的病,县医院的医生对父子俩一样的病情感觉奇怪,认定是遗传,这次不敢掉以轻心,特地从省城请来医生会诊,众多医生也是不敢确诊无从下药,只能以疑似病例给他治疗,经过两年的病痛折磨,二十九岁的他抛下年轻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走了,妻子哭得死去活来,她哭丈夫,痛恨银杏树,可是谁也没有胆量再提砍了树,担心招了更多的悲剧。 两棵半树四条人命,即使不是银杏树的责任但是他们凑巧连接在一起,不得不让产生联想和怀疑,银杏树有灵性,有灵*这个概念在村民心里扎下跟,这个阴影 笼罩人们的心头,从此村里再也没有人栽植银杏树,即使银杏树遍地的今天,村里也很难找到它的踪影,它在我们村成了一种不吉利的象征。 银杏树也许是冤枉的,但是谁又没有想到也没有证据去给它平反,在人们的心里它是和死亡紧密相连的。 九十年代国家对百年老树实行保护措施,每棵古树都打上标号记入县志,这棵银杏树被挂上“一三二”的号码牌,再也没有人打它的主意了。 前几天去临沂偶遇朋友,天气炎热,他说:“带你去一个幽静的地方乘凉。” 我不相信,问道:“在这个大都市还有什么幽静的地方?” “去了你就知道了!”他不再多说,开着车径直向前走,来到高架桥的起点处他停下车,他带我走进路旁一个围有木栅栏的大园子。 “哇,好大的银杏林啊!”我惊讶地喊了一声。 朋友得意地说:怎么样,没有骗你吧?这树林已经三百多年了,有二百多棵树,不多见吧?”
这是一个占地几十亩地的银杏园林,银杏树成弧形排列,硕果累累,绿荫如伞,感觉一股凉爽。树林中间有一片几百平方的空地,向日葵花竞相开放,一对青年正在花丛中拍婚纱照,新娘淡紫色的婚纱和*色的花朵相映衬,和谐,醒目,漂亮。他们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摆出各种造型,把最美的瞬间留在永恒。 踏着脚下的萋萋芳草我奔进树林,这样大片的百年银杏林,在山东是很少见到的。树不是太粗,我一个人就可以怀抱,怎么可以说是百年树呢?骗人吧? 朋友笑道:“你看一下就明白了!” 仔细一看更糊涂了,这是棵吗?应该是丛或者簇,每一丛四棵,五棵,六棵……不等,就像大蒜团团围坐在一起,怎么会有这种树型?这不止二百多棵大概有两千棵,我不解地问朋友,“怎么会这样?不是古树,是子树吧?” 朋友夸奖道:“呵,好眼光,就是子树!” 我更加好奇了,“是怎么形成子树林的,人为破坏的?” “你还知道是破坏形成的?很聪明!” “道理很简单,像这样古老的树林不是恶意破坏没有人舍得砍伐。” 他笑了笑没有说话,带我来到树林一旁的石碑前,碑文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此银杏园始于一七七九年,距今已经三百多年,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者侵占临沂,对此园大肆砍伐,百年老树毁于一旦;年大练钢铁,生长二十年的子树林又一次遭遇杀戮。后来古老的根部吐蕊发芽,经过五十年的成长,历经两次浩劫的银杏林再一次焕发青春,有感于银杏树的顽强的生命力,取其生生不息之意,为此园取名“生生园”。 哦,名副其实的公孙树,罕见的子树林! 看完记载我感动了,可敬可佩的银杏树,它们用倔强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由小到大,由大到强。我凝视眼前的一丛丛的银杏树,对她的偏见和阴影渐渐消失。林间放有石桌石凳,很多人在静静地看书,下棋;远处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做游戏,他们纯真无邪的笑声在宁静地林间回荡;那对拍婚纱照的小夫妻换了一身宫装,微笑着站在银杏树下,让古老的银杏见证他们纯洁的爱情,见证他们的幸福永恒。是啊,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早已忘记那血雨腥风的岁月,忘记战争带来的苦难经历,唯有银杏园默默地记载着那不堪回首的一幕幕。 坐在石凳上,静静地享受繁华中的安宁。捡起地上的一棵银杏果,轻轻地剥开,白色的果子露出来,果实还没有成熟,细细闻一下,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想起了小时候的烧银杏的味道。 走出园子,不由地再次驻足回望,忽然明白了,银杏树是有灵*的,是不死的灵*,经过一次次的浩劫,它们从死神之手挣脱重生生机勃勃! “秋风尽把霜华染,半城金色映蓝天。”每天早晨走在寂静的街道上,呼吸着清新空气,踏着一路金*。这一刻,银杏树在心中留下最美的一笔……
荷风千举夜朦胧,塘边写意醉清风,月笼深夏识墨趣,色香文字入画中。荷塘文友群
作者简介
幽谷静雅,出生于70年代,沂蒙山深处的农家女子。从小喜欢文学,初中时代曾受一 的散文大师指导,后因家庭情况而辍学务农。后来参加工作,从事文秘工作。近几年,又重新拾起文字,以期去圆曾经的文学梦,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投
稿
须
知
?1.要求是原创作品,在其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pjs/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