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亩银杏树苗幸福了云龙的阿昌族
6月底,云龙县漕涧镇漕涧坝子的水稻已经是一片葱绿了,与往年不同的是坝子东侧仁山荒田阿昌寨水田里的水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试种的亩正在出苗的药用银杏,这是阿昌族群众在全县 培植的一个新产业。
阿昌族被列为全省的特少民族,仁山村是云龙县 的阿昌族村寨,全村有10个自然社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在各级*委*府的关心扶持下,仁山阿昌寨基础设施、产业培植、社会事业、居住条件、生产生活、精神面貌等都发生根本的变化,在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仁山村三委班子又在积极探索培植新产业的路子。
今年1月初,仁山村与云龙县红利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仁山药用银杏园,双方协议合作二十年,计划发展药用银杏0亩。
通过村*支部和村委会的积极宣传发动,荒田、苗丰山等七个社的户群众率先参与了银杏种植,其中有建档产卡和低保户30余户。
仁山村*支部书记左骏介绍说:“仁山村的水田土质好,但气候冷凉,产量较低,一般大春耕作小春闲置,亩产值一搬在-元,因此就选择种植药用银杏,增加群众收入”。
种植银杏首先要解决树苗问题,公司和农户共同商量今年培苗银杏树亩,农户提供土地和负责管理,公司免费提供籽种,每亩需要籽种公斤左右,投入近元,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指导,还垫支所需农药、化肥等费用,并从当年群众销售的银杏叶子中扣回。从3月份到5月份,参与农户已完成了亩银杏育苗,目前,大部分田块已经出苗,苗木长势良好。
在收入分配上公司对种植户实行 保障收入, 年保障收入每亩1元,如果苗木出苗达到要求,农户每亩还可获得0元左右的苗木补偿费,第二年到第五年农户每年每亩可获得0元至4元不等的保障收入。
药用银杏苗木生长一年后可进行移植,每亩给农户留存2万株用于扩大种植,其余树苗归公司所有,农户所种的银杏树叶按协议价由公司回购。
据介绍,到明年上半年,仁山村培育的银杏苗木将可移植亩,随着苗木培育面积的扩大,银杏移植面积还将不断扩大。
图文:李少*左东敏
FM.7用声音联通你我
广告投放-
来自大理的声音
新闻资讯
扶贫路上
大理*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pjs/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