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舌尖上的中药口红章丘铁锅银杏
《舌尖上的中国》又上热搜了,但是这次热议的,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登上热搜的也不再是故事、美食,而是“中药口红”。
豆瓣上,舌尖 季9.4分,第二季8.4分。
第三季,豆瓣评分下降速度和比特币差不多。刚开播当晚8.0,第二天7.7,第三天7,第四天直接以小时为单位下跌,而且下跌势头24小时不停。
现在评分已经降到了不及格的4.8……
上回国产片这么引发众怒,还是中国版《深夜食堂》播出那会……
国民IP舌尖是怎么沦落至此的,我总结了下这一季的舌尖,发现其实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美食纪录片,而是暗藏着四种不同的影视元素。
种:这是一档电视购物节目
其实这一季舌尖不能说失败,年初四 集《器》一经播出,就成了一档转化率超高的……大型电视购物节目
通篇拍厨具炊具,根本看不到做什么菜。
节目刚播完,大家讨论的不是食材,不是菜谱,而是章丘铁锅、银杏砧板、淮扬菜刀。
万万没想到,这集 的赢家是章丘铁锅,淘宝还立刻出现同款,飙升到元。有人忙着下单,有人则对营销表示质疑,还有章丘网友表示不知道当地铁锅这么厉害……
而上一季,大家讨论的是食材、酱料。淘宝上热销的是各地的辣椒酱、咸菜。
现在,食物没了,购物来了。
可能是《舌尖3》捧的过火了。石锅热得太慢,不适合家用。手打菜刀质量无法保障,同一位师父的不同批次刀具质量参差不齐,只能当玩物,不能当实用品。微博、淘宝上一片差评,这也难怪,毕竟只是一档电视购物节目。
第二种:一档养生保健卖药节目
第四集《养》,以“食养”为主题,主要讲述了各种中草药入食的养生菜肴,看完这集就像喝了一集中药。一经播出,就有网友评论说,之前吐槽早了,原来更狠的在后面。这期节目名字可以改叫舌尖上的健康之路或是养生堂。
该集中介绍的《中草药炖猪脚》,有网友指出,曾有新闻曝《老汉误用断肠草炖猪脚一家三口中*殒命》,指出草药的风险……因为普通人没有分辨草药的能力。
而让人质疑最多的,就是片中一位女子自制中药口红。
其实,自制口红自己用用也无妨,但拿品牌口红的外包装来盛放,就立马有了一种三无产品既视感。
今天让舌尖登上热搜的也正是这款中药口红,看来这季的导演很关心大家的吃穿用度,哪样都不能少。只可惜,大家好像并不买账。
第三种:大型线上大家一起来找茬节目
这季舌尖播出之后还引发了很多常识错误的吐槽,随着不断播出错误的增加,找茬成了网友的一大爱好。开播之初讨论比较多的是鲈鱼话题,节目中错将大口黑鲈当作四鳃鲈鱼。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是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口黑鲈
四鳃鲈鱼
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视频中太湖渔民打捞上来的是大口黑鲈,而不是节目所要表达的花鲈。“视频想要表达的是花鲈,更确切地说视频想要表达的是养殖花鲈,但此时视频中太湖渔民鱼兜里显示的是大口黑鲈。”
同时,该专家质疑视频中部分文字表述,认为将花鲈冠以“太湖鱼中之冠”有点过头,表述不切实际。该专家认为太湖中被大众认可的是“太湖三白”,没有“太湖鱼中之冠花鲈”之说。
节目中偶尔出现的美食也被指出了毛病。有网友表示,节目里推荐的天津煎饼夹火腿生菜,不正宗。
还有网友表示,第二集把钵钵鸡和麻辣烫混为一谈
我觉得吧,其实导演用心良苦,就是通过把这一季节目打造成美食版“走近科学”,普及知识,消除偏见!
第四种:一档真人实景百家讲坛
《舌尖3》第三集的《宴》,为了通过宴会讲礼仪,先是介绍解读了一番村落文化、宗祠历史、乡邻礼节。
再让村民穿上古装、推广朱子礼教的开坛讲学仪式;组织小孩念古籍学习接待客人、实景模拟宴席礼仪……为了吃顿饭,巴不得从盘古开天地说起。。。
拍建筑、拍人物、拍活动之后,才匆匆拍了一下烹饪过程, 还要来上一段宴会后孩子的体会感想。
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这顿饭大家吃得一定很痛苦。
相比 季、第二季,这季的广告可以是:一档在半夜看也不用担心会饿的美食纪录片。
看完这样的“舌尖”,我还是决定打开*老师的中国版《深夜食堂》,看吴昕吃泡面吧。
斯文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pjs/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