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工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院区
年3月香港澳华室内设计作品“医院锦江院区”荣获MUSEDESIGNAWARDS(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
美国缪斯设计奖是由国际奖项协会发起的全球创意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奖项之一,致力于发掘和支持各行业设计杰出作品,培养和推广“设计缪斯”,推动全球设计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如何通过余位国际评委的严苛审核,从全球00余套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医院锦江院区”这个项目设计!
项目概况
医院锦江院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路与锦江大道交汇处西南侧,开设床位0张,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14.5万平方米,地下面积3.4万平方米,建筑密度21%,容积率1.3,绿地率30%,车位数辆。
医院锦江院区作为主业务院区的功能延展,医院积极探索多学科融合的医学新模式,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难事件的应急救援水平,承担了西南创伤急救中心、神经疾病中心、感染疾病中心等急危重症的重要职责,是医院未来向国家级医学中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需求
1、医院高定位的需要
2、医院发展趋势的需要
3、配套服务和到达方式的需要
4、人文关怀和品质系数的需要
设计原则
多院区发展
锦江院区在总体事业发展规划中承担了六大疾病中心的建立责任,其危重症职责是医院多院区发展和新时期宏伟蓝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心制医疗模式
锦江院区中心制医疗模式确定了“以疾病为中心、以学科发展为中心”的规划原则,“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建立多中心模式,形成若干服务闭环,提高病患的诊疗效率,使单一病种的治疗移动医院。
以患者为中心
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原则,锦江院区设计团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医院的概念、强化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进行了深入的论证与思考,医疗空间从人的使用出发,围绕患者开展医疗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会着重考虑医学人文精神与人性关怀。
设计策略
锦江院区作为新时期医院宏伟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理念以安全、高效为基础,医院的概念融入其中。
空间分析要点
1、医院
结合锦江院区与临近院区的幸福梅林景区的整体规划,将外部景观通过艺术化手法延伸到室内,与内环境元素呼应,延续建筑语言。
医院医院,在建筑理念上定位以安全、高效为基础,将绿色医院的概念融入其中,使医院与安全高效的医疗理念有效结合。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医院。
空间设计语言
2、寻路设计
设计团队将医院高定位的需求、医院发展趋势的需求、配套服务和到达方式的需求、人文关怀和品质系数的需求四大需求板块上。
基于高质量的就医体验,设计团队提出了“医院”的概念,庞大的建筑体量及就医群体,决定了高效导向识别的必要性,寻路设计将贯穿整个锦江院区,以提高就诊效率。
寻路分析
室内设计
门诊部
门诊部以曲线贯穿整个空间,将银杏的形象以简化的手法穿插其中。色彩上以米色、木纹为主体,低饱和度色彩感受符合大众审美。
在灯光上以避免眩光的原则精心布置,创造温馨宜人的氛围,给医患提供轻松、便捷、舒适的环境,拉近患者、医院的距离。
标识导向设计以寻路设计为指导原则,将标识与空间环境进行结合,让患者能有更系统且自然的观感。
同时,在满足医疗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打造简洁直观的导向系统,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清晰便捷的院内指引,为医护人员减轻管理的负担,医院的整体形象打造上,医院以人为本的办医理念。
1、门诊大厅
华西一直以来在人们心里留下的标志性元素都是银杏和承载着历史的独特建筑风貌。
考虑到锦江院区代表华西未来的发展方向,香港澳华设计团队将银杏叶的形态做提取,融入到纹样和空间形态中。
而历史沉淀的部分则在工艺上做出专业的表达。门诊大厅在空医院的银杏元素通过现代手法完美结合。
从透光顶面开始,银杏叶层层叠叠进行空间围合。
门诊大厅
门诊等候
2、医疗街
针对医疗街这一人流密集的区域,通过清晰的标识点位增加动线效率;等候区设立灵活舒适的家具组合;商业点位和文化展示区向人们提供可驻足的兴趣点。
医疗街平面图
医疗街电梯厅入口
医疗街
住院部
医院的住院部总是给人以人满为患的印象,因此,在新院区住院部的设计上更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以铺装分隔作为动静分区,保证空间开敞通透,以不同形式的家具布置满足不同场景的患者与家属等候需求,提升患者与家属的空间体验,营造安全、温馨、舒适、便捷的环境,医院的整体形象。空间造型系统性延续门诊的柔美曲线,以浅米色作为空间的主色调,提取银杏的暖*和新绿用于楼层功能分区及空间主题色。
出入院办理大厅
出入院办理大厅
护理单元分析
护理单元护士站
病房
病区的设计以人性化为前提,结合经营需求,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在原有传统三人间普惠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医疗机构病区设计布置优势,完成创新式的四人间标准病房设计:病床之间设置隐私隔挡,且将层高最大化,避免了压抑感;创造了超大床间距,提供了延展的医疗活动空间,为患者床旁治疗提供便利;干湿分区的双卫生间设计,提供更人性化的病房体验;衣帽间归纳集中,将患者私人物品有序归纳,美化环境。同时在医疗墙引入自然元素的色彩分层,患者在住院期间心情更放松,达到自然疗愈的目的。
病房平面图
病房
行*楼
行*楼的设计需要满足功能和平衡造价,同时体现对医护工作者的人性化关怀。色彩上延续整体的暖色调,采用木纹等自然元素,医院医辅区刻板沉闷的印象,带给医护工作者良好的心情,舒缓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会议室
卫生间
标识设计
院区以自然元素银杏树干、树枝、树叶、天空提取颜色,按照功能、中心、楼层分区,从色彩上给患者一个区域识别印象,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清晰便捷的院内指引,为医护人员减轻管理的负担,医院的整体形象打造上,医院以人为本的办医理念。
区域色彩提取
楼层色彩分层
标识医院建筑和华西文化,将外立面建筑的线条和代表华西文化的银杏和荷花结合在一起。
标识导向设计以寻路设计为指导原则,将标识与空间环境进行结合,让患者能有更系统且自然的观感。同时在满足医疗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打造简洁直观的导向系统。
设计总结
香港澳华设计团队在项目服务过程中以客户体验为首要出发点,高效开展了多轮需求论证和设计,医院历史文化、院区周边环境、建筑条件为依据,以国际化、人性化、亲情化的医院形象为出发点,以疾病/患者为中心,着力提升医护人员的办公环境;在改善医疗服务品质的同时,从人性化原则出发,选用新型医用材料,将色彩、灯光、设施有机结合,始终坚持以室内设计为轴线,将医疗工艺设计、医院建筑设计、医疗专项工程融会贯通,使医院的室内设计在满足复杂功能的同时,塑造了一个高效运行且井然有序的人文可持续发展疗愈空间,最终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舒适、典雅、亲和的,以现代化人文关怀为主题的医疗环境。
项目信息
设计单位:香港澳华医疗产业集团(医疗工艺设计、室内设计、标识设计)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
室内团队:谢强、朴振龙、陈草玉婷、贺驰、杨小银
工艺团队:姚明科、冉美玲、张振勇
标识团队:邱虹、王道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zpjs/1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