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一中青泥岭地理社年10月28
徽县一中青泥岭地理社年10月28日
银杏河研学旅行活动简讯
2年10月28日,徽县一中青泥岭地理社、高二金徽文科班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小组联合举办的“银杏河研学旅行活动“顺利进行。上午7:50,51名学生、5名指导教师及4名西北师大教育硕士一行60人,准时在泰湖公园公交车站集合。郑景*老师对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及学生分组进行了安排。指导教师和西北师大硕士生与7个小组的组长进行了对接。马代*老师简略地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路线、学习点及其学习主要内容。
本次活动由徽县一中青泥岭地理社与西北师大教育学院研究生小组,依据学生学情以及银杏河谷沿线乡土地理资源共同设计开发,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如下:
地点
活动内容
实施步骤
石峡村
田河村
河流堆积地貌与聚落的规模和分布(冲积扇、河漫滩)
1.调查石峡村和田河村的户数,对比两地聚落规模的大小(建设用地面积)。
2.大概估算石峡村和田河村的河流地貌面积。
3.分析河流堆积地貌与聚落的规模的关系。
4.观察居民点在冲积扇的分布位置。
5.观察居民点在河漫滩的分布位置。
6.观察居民点的分布位置后以示意图的方式提交作业。
银杏河
1.讲解水系特征;
2.记录沿线污染源。
1.教师在徒步过程中讲解该河流水系特征的有关内容,主要包括:a.河流长度与流向;b.流域面积;c.支流数量及其形态;d.河网形态、密度;e.落差、峡谷分布;f.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2.沿线寻找排污口、垃圾倾倒及工厂等破坏水质的污染源或污染现象,分类记录并拍照留存资料。
a.观察是否有工厂废水的排入;b.观察是否有生活污水的排入。
3.调查附近村民饮用水的来源,访谈村民对于水质、水量变化的直观感受。
4.分析变化原因,尝试提出治理措施。
污水
处理厂
1.对比净化前后的水质;
2.分析选址及其作用。
1.请工作人员分别取进水口、出水口及几次净化环节后的水样。
2.学生从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等方面来对比水质的差异。
3.结合当地实际分析总结该污水处理厂的选址是否合理、作用是否明显?
a.水源下游、下风向。b.距离适宜。c.靠近出水去向、受纳水体靠近。d.充分利用地形、节省能源和动力。e.少占和不占农田,并考虑后续建设发展的可能性。
水质检测实验
1.将全班同学分为3组,带队老师对检测流程进行讲解。
2.为各组选定安全的取水点(在河流上游、中游、下游各取一个采样点)采集水样。
3.每组分派2-3名同学对各项指标逐样进行检测,完成实验记录表。水质检测指标主要有PH、氨氮、总磷、COD(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
4.将检测数据与相关参考指标(附后)进行比对,并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沿线
山地
褶皱、
山脊
1.观察沿线地区的褶皱和山脊形态。
2.手绘所看到的构造简图。
3.回忆学过的褶皱知识,结合实例分析背斜和向斜的判断依据。
快捷
通道
填表对比快捷通道与原公路
分析现代交通区位的变化。
1.填表对比快捷通道与原有公路选线特点(附录)。
2.根据快捷通道与原有公路选线特点的差异,分析其原因。
3.结合上述步骤的分析结果,试分析现代交通(快捷通道)区位因素的变化。
4.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提交考察分析结果。
田河村
植物种类
及其
用途调查
1.寻找适合调查的区域,圈出10*10的样方,找出当地3-5种常见的植物(以树木为主,银杏必选)。
2.学生分组,在样方中确定植物种类(可使用“形色”APP识别植物种类),调查其数量。
3.网上查阅搜索、请教村民,了解本组所调查的植物习性和特点,完成记录。
(数量、生态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及是否有害)
访谈村子的领导和兼业人员,了解田河村产业变化特点
1.教师向学生大概介绍田河村的产业状况。
2.教师就访谈内容向学生做简单要求。
3.学生分组进行访谈,时间为30分钟。
4.各小组交流访谈结果。
5.教师总结访谈活动结果,联系课本理论。
火焰山
河流侵蚀堆积、河漫滩、
根劈作用
1.老师讲解河流的侵蚀、堆积。
2.在岸边观察对比河流凹岸和凸岸的差异(比如形态、两岸的坡度和水深)。
3.介绍根劈作用。
4.在山上观察根劈现象、在山顶可以俯视观察河流的弯曲(凹凸岸)、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漫滩)。
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细致观察,认真做好笔记,并对自己关心和疑惑的问题提出疑问,真正地实现了“第二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资源。
活动掠影
利用手机指南针APP测量岩层的产状
倾斜的岩层
大规模的山体滑坡,滑坡体两侧断裂面明显
岩石水平层理与垂直节理发育
缓倾单斜
乡村院落
城郊农业
土层与岩石过渡处的成土母质裸露倾向约90度的岩层上局部小褶曲构造
污水曝气池
沉淀池
工作人员正在讲解污水处理厂运作情况及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研究生小组正在采集音频资料
同学们就关心和疑惑的问题想工作人员询问
正在运行的污水水质检测设备
徽县南部山区典型的地垒地貌
鹰嘴崖红叶烂漫
泥岩,状如泥土,质地光滑坚硬
正在讲解银杏河水系
两河交汇(青泥河与罗家河水质、水量差异显著)
学生配合老师对两河采集的水样理化性质进行检测
郑景*老师正在讲解褶皱、等高线图中的山脊线、山谷线与鞍部
认真记录水质检测结果
植物种类调查
田河村旅游发展入户访谈
我们团队的指导教师
Great!
我是中国青年
我有我力量!编辑:胡文强
审核:郭一昕
感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dlfb/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