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敬文ldquo志建middot
银杏记
田敬文
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我国珍稀而古老的特有树种,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银杏又名“公孙树”。顾名思义,祖辈种下的树种,要到孙辈才能派上用场。其生长速度慢,树龄长达千年,可与有长寿美称的龟相媲美。中国最古老的银杏树据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高26米,胸径近4米,号称“天下 银杏”,相传为鲁公与莒子会盟处,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四川泸定也有一棵胸径达4米的银杏树,相传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所载植。扬州天宁寺的古银杏树,传说是东晋谢安种植的。因此把银杏誉为“长寿树”,丝毫不为过。有意思的是,清代乾隆皇帝感念北京潭柘寺的古银杏树旁生长出葱茂的小银杏树,龙颜大悦,便封之为“帝王树”。
银杏果颜色银白,形状如杏,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白果”。宋代,银杏被作为贡品送往朝廷。欧阳修诗云“绛囊初入宫,银杏贵中州。”进贡给皇上的白果,要用红色丝绸包裹起来,真是够宝贝金贵的。张无尽诗中记载“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城中朱门翰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壳破玻璃明。”银杏初熟,即以纱囊相裹,送往城里富豪权贵家中。也许,当时银杏的价值刚被发现,还属达官贵人享用的稀罕之物。
作为树木,银杏还有着秉异的个性。比如,我们都知道银杏果的样子,但谁见过银杏开花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二月开花成簇,青白色,二更开花,随即谢落,人罕见之。”想象一下,早春二月,寒冷的夜半二更天里,银杏花前呼后拥争先恐后地一簇簇开放,不等天亮它们便纷纷坠落,即便是早起的人们,也只能看见满地落英缤纷,却看不到它们笑闹枝头。这情景,与“昙花一现”有得一拼。银杏的另一个奇特之处在于有雌雄之分,即有雄树,也有雌树,而且还是雌雄异株,如果只种一棵雌树或者只种一棵雄树都挂不了果,只有搭配栽植,才能开花结果。
历代诗人文豪吟咏银杏之作灿若繁花。梅尧臣诗“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张舜民诗“何人栽银杏,青条数尺间。”陆游诗“鸭脚叶*乌桕丹,草烟小店风雨寒。”杨万里诗“深灰残火累相遭,小苦微甜韵 。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晁补之诗“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刘伯温诗“银杏子成边雁到,木樨花开野鸳飞。”诗中的“鸭脚”就是银杏叶,你如果试着将叶柄与叶片成直线折一下,就会发现,它像极了一只步履蹒跚的鸭脚,因此古人又将银杏称之为“鸭脚树”。其实,在我看来,银杏叶更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秋天捡几枚金*的叶片夹在书中,可做书签。既可把玩,又可赠友。欧阳修就曾收到梅尧臣寄给他的银杏叶,他还特地赋诗说“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这诚可珍。”诗情友情,俱在其中了。
银杏全身是宝。银杏树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在学术界一直被誉为“活化三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银杏树体高大,伟岸挺拔,端庄美观,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其木材质地优良,易干燥,不翘裂,兼有特殊之药香味,素有“银香木”之称,常用于建筑、雕刻、高级文化和乐器用品以及工业特殊用具等。银杏果中含有淀粉、粗蛋白、核蛋白、粗脂肪、蔗糖、矿物质、粗纤维等,是 滋补果品。银杏果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味甘、苦、涩,性平。归肺经。主治敛肺止咳,祛痰定喘。银杏叶也是一宝。银杏叶中含有天然活性*酮及苦内酯等与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成份,具有溶解胆固醇,扩张血管的作用,银杏叶入药对改善脑功能障碍、动脉硬化、高血压、眩晕、耳鸣、头痛、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有明显效果。《中药志》记载银杏叶能“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其防病、治病、健身的价值在明代《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除此之外,银杏叶也可以美白祛皱。
敬羡你,平而不凡的银杏;赞美你,雅而不俗的银杏。
本公司主营:银杏系列产品(银杏提取物、银杏酒、银杏胶囊、爱立尔胶囊、银杏挂面、银杏醋等)田敬文,男,汉族,陕西洋县人,兴趣广泛,最喜读书散步,喜欢在文字间游历,偶有小作,散文、诗歌、杂文见诸于报端杂刊。
审核:田也;作者:田敬文;责编:蓝天;序号:
汉中市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dlfb/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