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令,听一听银杏的颜色
图:羌笛舜音
/小狼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喜欢以欣赏每个季节的景物做为结绳记事,等过后回忆起来,出现在每段时光里的一场场美景、一件件趣事,以及一个个与我共度的人,都足以温暖我的余生。
比如,秋天,就应该有银杏的*色涂抹过的痕迹。
图:马户
最近的朋友圈又到了晒秋景的阶段了,每天都能看到朋友们在各地赏红枫赏银杏的照片,我心生羡慕,可又不能出门,只能三天两头跑到鸿山看鸿隐堂前的那棵古银杏有没有*了,可惜,我们这里气候偏暖,小雪节气已过,银杏却总也不见*。
往鸿山去的小路旁边是一条并行的S19高速公路,高速下面全是树林,前几日我和琴华坐羌大哥的车从鸿山回来,经过小路时,羌大哥感觉树林深处有一片*色的光影一闪而过,马上下车走过去,我紧随其后。树林的地面有点烂,深一脚浅一脚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是一大片银杏树呢!可是,前面有一条沟拦着,还好沟里没水,探了探落脚点,快速几步跨了过去。
真没想到,这么一大片树林里隐藏着数十棵银杏,而且,全部*了,正开始落叶,地上已铺了薄薄一层。温暖的阳光从枝叶间一缕一缕漏泄下来,风吹过,一片一片金*的叶子回旋而落。
图:马户
见此美景,我们都沉醉了。如此美景是需要与好友共享的,于是,三天后的下午,我和小鱼带上装备又去了。
打开折叠桌椅,点上户外炉头烧水,摆出茶具,进入赏秋模式。一会儿,羌大哥来了,再过一会儿,桃子翘班也冲来了。正巧玩户外的朋友马户约我喝茶,我发了个定位给他,十分钟后,他带着团子就到了。上个月阳山岩降我和团子才见过面,此时再逢,甚为亲切。
林间携客更烹茶,火红汤沸,水开了,注入茶壶,祁门红茶中加几朵干桂花,汤响松风,味浓香永,时不时还有银杏叶从头顶飘落在茶具上,我举杯饮一口,顿似减了二分病情。
图:马户
小鱼、羌大哥与我甚熟,桃子十年前就玩过户外,马户与团子也都是老驴友,茶过三开,三言两语,话题就说到一起了。此情此景如赵师侠诗云:“俱休问,且追寻觞咏,知友从游。”
马户问,小狼,你怎么想到来这里喝茶的?
我说,这里喝茶不好么?
羌大哥说,好好好,落叶纷飞,阳光温暖,坐在银杏树下饮清茶一杯,真是良辰美景啊!
小鱼说,想想前阵子为了办会展忙到焦头烂额,现在简直就是偷来的浮生半日闲,仿佛远离了喧嚣尘事。
我自家里出事后,处境有些窘迫,物质方面的需要减了又减,也很少出门旅行了。我对物质一向要求不高,对大自然的四时光景却无力抵御,幸好是居住在乡镇,周边田野风光也很怡人。我经常抽空在自家附近转转,散散心看看景,那套小茶具经常会带着,遇到景色好的野地里,就坐下来,泡上一壶茶。如此安贫乐道,倒也乐在其中。
图:小狼
沈复的《浮生六记》中,妻子芸娘就是一位安贫乐道的女子。春季,芸娘租馄饨担,邀沈三白的朋友们一起到柳荫下,暖酒烹肴赏菜花*;夏季,芸娘用小纱囊装茶叶置荷花心,明早取出,煮天泉水来冲泡,沈三白喝后,直赞此茶香韵尤绝。
芸娘对沈三白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难怪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我亦深以为然也。
图:小狼
世间有味之事,往往都与财富名利无关,打着伞听雨声嘀嗒,躺在床上听虫声啾啾,登高吟赏中秋月,花前树下野外煮茶,白茫茫雪地里打个滚。读无用之书,饮无用之茶,写无用之字,成一无用之人,却也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中心定,则外物清, 至味是清欢。秋令时节,不妨端坐于落叶间,煮一壶茶,听一听银杏在如何述说树叶与光阴之间的故事。
图:羌笛舜音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司马梦妍喜欢作者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dlfb/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