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一家学院,银杏教育冲刺港股PS内附

近期,内地企业掀起一股赴港上市的热潮,其中不乏美团点评、找钢网、五谷磨房等知名企业,中国银杏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银杏教育)也身在其中,意味着教育类上市企业大*有望再添一员。

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

与近期赴港的中国铁塔不同,民资背景的银杏教育赴港IPO选择了VIE架构的红筹模式。

截至年3月,银杏教育的国内控股平台———成都银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仍由方功宇和田涛2位自然人持有,方功宇持股97.75%,处于 控股地位。年3月,方功宇和田涛设置VIE架构,注册于开曼群岛的中国银杏教育集团有限公司(银杏教育)是本次在香港上市的主体,通过层层控股与成都银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控制协议,两人持股比例不变。

可以预见,顺利上市后,方功宇仍将持有银杏教育超过50%的比例,处于 控股地位。

大股东方功宇分别于年、年及年负责成都市锦江区银杏酒楼、成都银杏潮州餐饮有限公司及成都市武侯区银杏川菜酒楼的业务发展。方功宇亦创立了多家主要从事餐饮管理或投资的公司且现仍担任这些公司的主管。而银杏教育正是主打酒店管理的高等教育。

依靠一家学院

营收1.39亿

一股东独大、股权结构简单的银杏教育,盈利模式和来源也同样“简单”。

银杏教育依靠一家独立学院,也就是俗称的“本三”院校创收,该学院即为依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下称:银杏学院)。

据招股书,年-年,银杏学院分别获得了学费约万元、1.06亿元、1.15亿元,其次则是配餐服务费,年共计创收约1.16亿元,住宿费与之相近,年创收万元,剩余部分则是来自职业训练课程和研究活动带来的收入。从整体看,依靠银杏学院,银杏教育于年-年分别实现收入约1.21亿元、1.34亿元、1.39亿元,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与此同时,银杏教育同期的毛利率则分别为47.8%、46.7%、44.1%,逐年下滑的毛利率带动银杏教育的净利率从年的30.5%小幅下滑到年的29.6%,对此,银杏教育解释称:主要由不断增加的雇员福利成本和厂房、物业及设备的折旧开支所导致。

最终,银杏教育于年-年实现净利润约万元、万元、万元。银杏教育净利润体量刚好达到A股3年1个亿的“隐形”标准,但近一年的净利润不到万元,登陆A股创业板并不保险。

成立于年的银杏学院如今拥有八个系,合共提供25个学士学位课程及22个大专文凭课程,学年-学年,银杏学院的在校生分别为人、人、人,本科人数比例小幅上升,从62.65%上升至69.93%。

与此同时,截至招股书披露,银杏学院拥有全职教师人及兼职教师名。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发2号文:“聘请校外教师经折算后计入教师总数,原则上聘请校外教师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4。”银杏教育似乎据该要求有一定距离。而根据文件中“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的算法,文件中规定的合格标准为18∶1,限制招生标准为22∶1,银杏学院学年的学生教师比大致为44∶1,银杏学院规范运营似乎任重道远。

此外,银杏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不过川籍学生构成了银杏学院的主要生源,据招股书,学年-学年,来自四川省的学生占招生总数约89%、87.4%及87.7%,接近九成。

从单价,也就是学费水平看,普通高等学校学费需要接受教育、人社、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管,并不能自由定价,从销量,也就是招生人数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每年需教育行*部门批准,同样受到限制。

教育企业资本之路

从早期赴美上市的新东方,到近期赴港IPO的银杏教育,回顾过去,国内教育类企业为奔向资本市场,各显神通,遭遇也各有不同。

先来看看A股的职业教育板块。以6月28日的收盘价计算,Wind分类的A股职业教育板块共有25家上市公司,其中仅有4家公司市值超过百亿大关,16家上市公司市值低于50亿元,不过,其中很多应算作教育概念股,并非主营传统教育业务的企业。

以市值前五名为例,排在首位的语音技术龙头———科大讯飞,其年 大业务类型为教育产品和服务,占比25.54%,而教育教学业务只占2.2%,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育企业;第二名的大北农主营预混合饲料;第三名的罗牛山,前段时间因为“养猪的要去赛马”而名声大噪,其旗下拥有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和海口景山学校,年教育业务创收占比为10.62%;第四名的神州数码,主营消费电子分销业务,其计划年全资收购启行教育,开拓留学咨询和语言考试培训市场;第五名的亚夏汽车,则是因为被知名培训机构中公教育借壳而归为此类。

名字带有“教育”二字的凯文教育,其实有点“名不副实”,年报显示,凯文教育82.38%的收入来自钢结构工程,仅有14.77%的收入来自教育板块。

看来,A股职业教育板块的企业,并非教育企业的聚集区。那么A股在线教育板块情况如何?

Wind显示的A股在线教育板块上市公司共有29家,除了首位的科大讯飞之外,仅有万达信息和立思辰市值破百亿,21家公司市值低于50亿元。

市值破百亿的万达信息主营软件集成和系统开发,另一家立思辰与教育联系更紧密,立思辰现拥有教育集团与信息安全科技集团两大集团,教育业务分为服务大学生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K12领域的学科应用产品等,年,教育产品及管理解决方案贡献55.57%的收入。

A股的泛教育虽然企业数量不少,但大多聚焦教育度不高,那么知名教育企业,是否聚集在境外证券交易市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香港上市的教育企业有10家,香港教育国际为香港本地企业,其余9家企业如枫叶教育、宇华教育、成实外教育等主要经营地均在内地,市值超过百亿港元的上市公司有5家,创联教育金融有少部分广告服务,剩余企业的主营业务均为教育服务,行业聚焦度较A股要高。

与此同时,目前多数知名教育企业聚集在美股,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聚集在美股的中资教育企业有14家,好未来、新东方、红*蓝、无忧英语、精锐教育、尚德机构、红*蓝、51talk等企业为市场所熟知。

美国当地时间6月27日收盘时,好未来(原“学而思”)市值 ,超过亿美元,新东方紧随其后,市值超过亿美元,海亮教育、朴新教育市值相近,排名第三、第四。

新东方早在年便已在纽交所上市,其股价从上市初的4.83美元涨至 收盘日的92.65美元;市值更高的好未来,于年10月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不足3美元,已上涨至36.54美元;近年上市企业中较知名的当属51talk,其于年6月登陆纽交所主板,不过,其股价走势和前两家不同,较19.5美元的首日开盘价,目前股价为10.75美元,跌幅接近一半。

从主业聚焦度来看,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教育企业更聚焦于教育业务,从头部企业来看,美股教育企业市值较高。

近年来,我国教育市场发展迅猛,除了带动多家已上市的教育企业市值走高,还催生了众多教育类独角兽企业。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 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大中华区家独角兽中,在线教育行业的独角兽有6家,分别为VIPKID、Itutorgroup、沪江、朴新教育、一起作业以及猿辅导。VIPKID估值在亿-亿元之间,而Itutorgroup和沪江的估值区间则为70亿-亿元之间,剩余3家公司则刚好达到独角兽的估值门槛,在65亿-70亿元之间。

成立于年10月的VIPKID估值 ,已进行了8轮融资。创新工场、正时资本、经纬中国、红杉资本中国、北极光创投、真格基金、云锋基金、襄禾资本均进行了投资。VIPKID的融资之路反映出的机构大牌云集、周期稳定可期、金额逐年翻倍的特点,或许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资本对教育行业前景的期许。

欢迎投稿、爆料ipowgw

ifnews.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dlfb/32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