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黄,红叶红,情之所起,一往而深芨芨

文/芨芨草银杏黄,红叶红的季节,我漫步在香山公园的山路上,看漫山遍野,红黄相间,分外妖烧。长亭之外,有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用这样的美景作为婚纱背景,也是很聪明的选择。看着两位年轻人脸上洋溢的笑容,不禁想起那句名句“情之所起,一往而深”。他们眼中的爱意,流露着彼此的深情。爱情之最初,都是这样的样子。想起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想起女子杜丽娘,想起这句子的原文: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感不知为什么就发生了,却越来越深。其实,人生能够拥有这样的深情是可贵的,也是难得的。就像《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一样,因为深情得不到相守而郁郁而终,却感动天地,最终还阳,成就一段美满姻缘。所以,“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而这世间,有多少深情能够到白头?有多少深情最终被辜负?这世间,女子痴情多于男。为情所困,为情所伤,却仍不悔不改。从北京到南京,我漫步在秦淮河畔,寻找当年秦淮八艳的影子,却只见河水静流,岁月无声。秦淮河畔,佳人何在?三百年前的八位奇女子,如今魂归何处?我一遍一遍来回寻觅,却找不到旧时的一丝气息,只有满目金黄的颜色似极了银杏。柳如是、李香君,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寇白门、马湘兰、陈圆圆,因为她们,秦淮河而更加闻名于世。位于夫子庙钞库街的媚香楼,据说是当年李香君的住所,但其实,现今的媚香楼已非旧时的媚香楼,只是因为旅游业而重建的一个楼子。那里,没有李香君的身影和痕迹。秦淮八艳之所以出名,不止是因为她们是艺妓,还因为她们身上共有的爱国情操和她们与男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情这东西,古往今来,都是女人逃不掉的宿命。遇上一个好男人,是女人的幸运;遇上一个坏男人,是女人的不幸。但女人对于感情,总是向往“一往而深”的。即使是屈身青楼的烟花女子,也同样抱着美好而单纯的幻想——遇一个有情郎,结一段美满姻缘。杜丽娘如此期盼,秦淮八艳也同样如此期盼。只不过,秦淮八艳生不逢时,她们生活的那年时代,动乱多过安稳。时局的不稳定,让她们的情感归宿更无可期,加上她们特殊的身份,能够有个圆满结局实在一种奢望。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虽身在青楼,却心怀家国。对于感情,她希望和一人共白头,却无奈时不与其愿,在不停地寻觅中,最终嫁给了年过半百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钱谦益对柳如是极为钟爱,两人也有共同的才情和爱好。本来,这会是一段看得见的幸福。如果不是明朝灭亡的话。当钱谦益主张降清的时候,柳如是十分悲伤。她是宁愿玉碎而不愿瓦全的人,所以她对钱谦益说:“你殉国,我殉夫!”怎奈钱谦益并没有柳如是的骨气,下了水都觉得太冷,不敢轻生。当丈夫被抓入狱时,柳如是又倾尽一切去相救。当钱谦益死后,为了保住钱家财产,柳如是选择了上吊,用生命保全家业。人美、才高、爱国。这任何的一个因素,这样的奇女子,放在现今,也是绝对出色的一个,何况在那时的秦淮!秦淮河畔,银杏飘黄。那些仿制的歌船悠悠划行在秦淮河上,摇摇荡荡的,是今人在演绎的旧时光。六朝古都的底蕴,遥配现今现代化的北京,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仍然穿越历史,在时空中契合。寻一个良人,许一段情深。不管是旧时,还是今世,都是女子的毕生所求。只是,求之得,求之不得,就看各人的缘分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dlfb/14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21020411号-1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