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榜泰州7个澎湃在线
原创严小乔泰州发布
传统村落
承载着乡愁记忆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
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支点
近日
江苏省认定并公布了
新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单
65个传统村落上榜
其中就有7个泰州的
分别是
兴化市
沙沟镇石梁村
石梁村分布在沙沟镇东部和北部,由原南星、垛田两个自然村组成。
村内传统建筑保存完好,其中,大士禅林始建于清初年,是苏北里下河乡镇级庙宇中规模屈指可数的佛教圣地之一。大士禅林内有珍贵的“菩提树”一株,此树系“大士庵”第一代开山祖师上广下善法师亲手所植,距今已有多年。大士禅林山门前有“虹桥”一座,此桥系石桥,是沙沟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桥,距今有多年历史。
陶庄镇焦庄村
焦庄村地处兴化市东部,南临蚌蜒河、西傍幸福河、东连国道、北接国道。
村庄四面环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明末古庙永盛庵、清代砖桥临丰桥依旧雄然矗立,古巷幽深青砖黛瓦古房鳞次栉比,明代古树又生新干近70年。
陈堡镇唐庄村
唐庄村地处陈堡镇西北,卤汀河穿境而过,西与江都市武坚镇毗邻,北与高邮市汤庄镇相望。
村庄形态独具特色,历史传承印记丰富,太平寺、三官殿距今已有年之久,均为历史的印记,风车湾、皇家湾、猪湾口等传说老幼皆知,麻石街、积善桥是该村美德善行民风的浓缩和展示。
陈堡镇蒋庄村
蒋庄村位于陈堡镇西北部,兴化、江都、高邮三市交界处,省级航道河“蚌蜒河”和“阜兴泰高速”穿村而过。
去年,村里发现宋代古井两口,经兴化、泰州两级考古专家参与的田野考古调查,确认“陆家庄隋唐古遗址”一处。村内还有清嘉庆年间修建的寺庙建筑群两处,一棵被市住建局挂牌的古银杏树,已有多年历史。
周庄镇边城村
公元年,张士诚率兵攻打泰州时,此处为与元军对峙的前哨,边城由此而得名。
村庄聚落形态呈正方形,四面环水。边城村内散落众多明、清建筑,分布于顾五巷、东周街、当铺巷。王氏医屋、周氏古宅、四进连体杂货铺、报恩庵、都天庙会、张士诚广场等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都已申报。今年,该村正在创省历史文化名村。
海陵区
苏陈镇苏陈社区
苏陈社区为集镇所在地,由原苏陈、花园两个村及苏陈居委会组成。
清末明初,苏陈为粮油、布匹、南北货的集散地。苏陈社区由苏陈庄沿革而来,境存郭氏、朱氏、孙氏明清古民居。年,铺成东自牌楼口西至飘汪的麻石街。有朱家山、牌楼口、飘儿汪、叉巷口、横家庄等老地名。
苏陈镇张家院社区
张家院社区因纪念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张荣将军,留有横贯东西1.5千米的庄中河而得名。
境内竹隐庵建于明代,东有两株古银杏树,树龄约在年以上。民国初期,设张家院乡。1年,张家院村与原虹桥村合并为张家院社区。
认定传统村落需哪些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村落可以认定为传统村落:
选址、布局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与自然有机融合,环境自然,尺度宜人,体现人和自然共生的建造智慧;
历史建筑、传统建筑保存良好,体现一定历史时期或者特定地域的建造传统和建筑风格;
能够承载乡愁记忆和归属感,具有地域影响的祠堂、牌坊、古桥、戏台、古井、老树等历史遗存保存较好;
具有传统特色和区域代表性,能够体现农耕文明时期的地域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种植、养殖、捕捞、手工制作技艺和加工制造工艺等;
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乡土文化特征的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仍保有活态。
延伸阅读
第一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单
(泰州)
靖江市
季市镇季东村
兴化市
大垛镇管阮村
千垛镇东罗村
高港区
许庄街道蔡庄村
姜堰区
溱潼镇湖南村
兴泰镇西陈庄村
俞垛镇仓场村
俞垛镇花庄村
淤溪镇杨庄村
原标题:《省榜!泰州7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dlfb/1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