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粽情万种新民晚报
粽子既可以是果腹的草根主食,也可作至爱亲朋间的赠品,更具有中华习俗和物候的烙印,其风情之万种莫此之甚。世上哪种食物兼具日常餐食的普适性,又打着中华习俗和物候的烙印、贵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那非我邦粽子莫属。“五色新丝缠角粽”,粽子的形象自带仪式感,它须经层层宽衣解带,才露出皎然的花容月貌,至于内涵,食者得用齿舌探入方识得个中妙味。凭纯天然无添加的外表、不疾不徐地打开方式、不温不火的食态,你可以对它如待一部食物的昆曲,也可以在遍布九州的高速公路休息站,于饥肠辘辘之时,旁若无人地狼吞虎咽,此时它是果腹的草根主食。食毕再捎上一袋,当作至爱亲朋间的赠品,礼轻情重令施赠与受纳者之间毫无精神负担。据说,史上最早记载的粽子口味是甜的,成为“香饽饽”的咸粽在明朝才出现。对粽子馅料大胆创新,下江南的乾隆帝功不可没,他对粽子的精益求精令御厨们从形状到馅料都绞尽脑汁。乾隆十八年的端午节,面对桌席上的个各类粽子,他欣然题诗曰“粽席蒲觞苓令辰,天中景物一番新”。华夏地域辽阔,导致粽子口味和包装千变万化:云南筒粽、广东蒸粽、广式荷香粽、杭州乌米粽、贵州酸菜粽、武汉卤藕肉粽、河南腊味枕头粽、厦门烧肉粽、潮汕双拼粽、西安蜂蜜粽、内蒙奶香粽、北京红枣粽、中山圆棒形芦兜粽等等,或甜或咸,乃至甜咸合一,无一不考究。粽子的形状也富有几何的审美意义,有多年历史的苏州采芝斋松子糖、薄荷糖以此为形,被亲切地叫做粽子糖;苏州金鱼粽也是因粽子的几何造型酷似鱼身、其尾部用粽叶散开修剪成鱼尾装饰,故得名金鱼粽;还有精致的小脚粽让人联想古时女人的三寸金莲。时人不甘守旧,逢至端午,商家将榴莲、鲍鱼、干贝入馅,做成高端的粽礼上市,外包装均精心设计如同文创,甚至于器物贵过礼物本身的价值,实乃本末倒置的异化之举。最喜一群90后的现代女子,她们玩电脑之余,也学会了包粽子,注重健康饮食的习惯,令她们放弃油腻的大肉与咸蛋*,自行研制藜麦粽、艾草燕麦粽,严控卡路里摄入。在最近的上海烘焙展上,人们也欣喜地看到,新推的网红粽子多以杏仁、花生、红豆、核桃仁、瓜子、松子、糖玫瑰等食材作馅料,一款“鲜花果仁粽”,像白玉中嵌满了珍珠玛瑙,诗意的秀色直击人心。那款唤作“珍宝粽”的,添加了血糯米和玉米粒,点缀以纳豆、银杏仁、板栗仁,一如泼墨的国画山水。(林筱瑾)
上一篇文章: 入秋后要忌嘴牢记吃蜜不吃姜,多吃这 下一篇文章: 忘东忘西该吃点银杏关于银杏的4件小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diangame.com/dlfb/12007.html